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专家教你买保险 > 正文
中老年人买保险如何防止被忽悠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买份保险安度晚年是不少中老年人的愿望,但因轻信宣传承诺、不细读合同条款等原因,原本让人踏实心安的保险成了不少人的“糟心事”。

  定期存了一年才知买的是保险

  【案例】

  “都快1年了,我才发现自己的定期存款竟然买成了分红型保险!”谈及自己在几乎不知情的情况下买进5万元分红型保险一事,吴先生至今仍心有余悸。

  吴先生今年59岁,家住松江区。前年11月,他拿着自己积攒下来的5万元准备存3年期的定存。“当时,银行大厅里一个穿着西装的人听到我要存定期,就热情地给我推荐另一款理财产品,说是‘分红’型的,收益肯定比定存高。”吴先生告诉记者,自己选择较长时间的定存就是为了高利息,一听说这款“理财产品”收益更高,当即心动。“也没仔细看,稀里糊涂就签了合同。我以前也没办理过定期存款,不知道流程,以为这‘理财产品’就是另一种存款形式罢了。”

  去年10月,吴先生在一次聊天中偶然和朋友提起了自己买的这款理财产品,朋友详细了解之后发现这其实是一款6年期分红型保险,是有一定风险的。吴先生大吃一惊,立刻打电话咨询,这才发现自己弄错了。“对方还告诉我,如果当时马上将钱取出,将亏损2750元;如果满3年后取出,仅能保本;要到满6年后取出,方能‘根据保险公司的具体盈利情况进行分红’。所谓的‘收益比定存高’,原来只是给我‘画大饼’。”最终经过协调,保险公司给吴先生办理了退保。【分析】

  “12315”维权热线咨询人员告诉记者,保险公司人员在介绍产品时,应该明确告知对方自己是保险公司员工,不能利用对方的误解,或暗示自己是银行职员进行推销。市民投保后有一定时间的“犹豫期”,在此期间可以退保。另外,“市民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看清签订的协议,特别是涉及到收益的部分。有些保险公司业务员会大谈特谈 ‘预期收益’,其实收益一般是浮动的,最终不一定作准。”

  像吴先生这样在业务员的“热情轰炸”下签约的情况并不少,端茶倒水、嘘寒问暖、大打“感情牌”是部分保险公司业务员常用的招数。“有些老年人因长期独居,得不到子女重视,有强烈的‘证明自己’的愿望,希望通过理财获得高收益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另外不少老年人的倾诉欲望强烈,碰到什么事都顺着自己意思说的业务员,更容易被牵着鼻子走。”刘晓明说。

  至于“商业银行代售保险”,去年4月1日起实施的 《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中已对之做了规范。《通知》规定,投保人年龄超过65周岁、或者期交产品投保人年龄超过60周岁的,商业银行应当对投保人进行需求分析与风险承受能力测评,根据评估结果推荐保险产品,且保险合同不得通过系统自动核保现场出单,应将保单材料转至保险公司,经核保人员核保后,由保险公司出单。同时,《通知》还将银保渠道保险产品的犹豫期延长到了15个自然日,并规定应在合同中载明投保人在犹豫期内的权利。

  “3年可取”实为营销噱头

  【案例】

  在一次保险公司到社区召开的产品推介会上,51岁的黄先生挤进了旁听人群中,一款名为“生命财富两全保险”的产品引起了他的注意。预期收益表上,该产品收益远高于银行利息。但黄先生注意到,这款产品要到2064年才合同到期。“算一下,那时候我已经超过100岁了,收益再高又有什么用?”对此疑问,业务员解释称缴满3年保费即可拿本金和红利,并不需要真的等到2064年。

  得到这个答复后,黄先生放心地购买了该产品,连续3年每年缴费2万元。不料,3年期满后,黄先生前去退保时却被告知保费和红利要到60岁才能返还,提前提取的话要损失三成保单现金价值。陈先生非常气愤,准备找3年前给他承诺的业务员对质,却发现这名员工已经离职,当初的口头承诺无从证实。由于黄先生已在合同上亲笔签名,为避免损失,他选择继续持有该保单。【分析】

  相信口头承诺、不细看合同是不少人的通病,也是中老年人保险纠纷高发的最主要原因。“保险纠纷发生后,投保人要么苦于没有证据证明业务员曾经的承诺,要么苦于已经在没细看的合同上签了字,很多人只能选择‘吃哑巴亏’。”刘晓明律师告诉记者,保险合同是由保险公司单方事先设定好的,因此市民在签合同前一定要仔细审阅,不理解的地方一定要保险公司人员作出解释。

  记者了解到,部分国家在推销大额保险时,并不以简单的签字确认了结,保险人员会让投保人复述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并留下录音。“有条件的中老年人,应该在保险公司业务员向你宣传保险时就做好录音,为将来可能发生的纠纷提前储备好证据,以免被‘忽悠’。”刘晓明说。此外,中老年人在购买保险时,应尽量选择规模比较大,信誉比较好的保险公司,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最好征询一下成年子女的意见,或者由子女陪同签订,还可咨询专业律师。一旦发生纠纷,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