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同事吐槽:他的小孩生病时,大多去私立医院就诊,可目前境内保险公司的
健康保险多半只报销公立医院的医药费,个别公司的高端
医疗险虽覆盖私立医院开销,但要么只面向企业团体客户,要么只能以家庭为单位投保,而且保费动辄数万元。
“这不是怪事吗?内地金融业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居然还 有需求,没供给 !”这位同事开始把目光转向香港保险市场。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人可不少。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今年一季度长期保险业务临时统计数据显示,内地访客购买的香港
人寿保险保费占香港个人业务新单总保费的34.2%。
流往境外的保单中,有些“大单”是投保人通过境外公司在境内非法设立的代理机构购得,名为投保实为洗钱。对这些“地下保单”,保监会等部门上半年已进行了严厉打击。
还有许多流往境外的“地上保单”是市场的合理选择。一些内地居民不辞辛苦去香港投保,并且为之后“飞来飞去”办手续、处理纠纷做好了心理准备,是因为香港保险产品确有吸引人的地方:
比如,内地的
重疾险一般只保35种左右的疾病,香港则可保60种左右;自闭症、原位癌、植物人等疾病在内地少有保险公司肯承保,而香港公司均纳入承保范围。再如,在内地,重疾险投保人患病后,保险公司只给予一次性赔付;而在香港,一次患病可预支保额,保险合同继续,再次患病可再预支保额……
保单流向境外,值得内地险企反思。
2015年,我国内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过2万元大关,保险保障需求快速增长,保险业资产总量、机构主体数量都已上了新台阶。但从市场供求关系看,显性需求难以满足、潜在需求无人开掘的现象仍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