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买保险,保险吗?!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根据保监会等部门最近的调查统计表示,内地赴港购买保险的资金以每年四分之一的速度增长。而其中,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由于地缘关系的原因比例更高。
业界:两地保险产品差距在缩小买港险应小心地下保单
“赴港购买保险应该因人而异才对。”对于上述现象,东莞市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卢建强认为,东莞绝对是赴港购买保险的热点区域。不少保单都是香港公司通过内地的代理人在运作,其中也不乏不太规范的地下保单。因此,一方面香港公司通过相对便宜的价格吸引了部分顾客,另一方面也就埋下了安全隐患。比如前几天香港某保险公司一名业务员因为在保险材料上造假而被判刑,手上的保单自然作废,而购买这份保险的内地客户因此无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据了解,为了防范洗钱等违法行为,政府有规定赴港购买保险一次性不能刷卡购买大额保险,而只能一次性刷卡两万元之内,但是这个规定并没有起到应有作用,通过地下保单,秘密运作,每年产生的内地客购买大额保单的数量依然庞大。这个在现有法规政策之下,很难得到遏制。
卢建强认为,上述情形的发展,必然对包括东莞在内的内地保险业构成冲击,他们只能通过内部培训来进一步规范保险行业、提高从业人员素养。同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也要提醒客户不能只看香港保险业的好,也要防范风险问题。
“实际上内地保险产品并非都比不上香港的险种,据我所知,目前一些新兴公司的理财产品收益就要比香港公司的要高。大病保险的费用和保障范围也有部分公司好过香港公司,只是由于宣传跟不上的原因,不容易为顾客所及时了解。”卢建强认为实际上,近年来港币贬值、银行负利率、内地保险业的国际化发展,保险理财产品的差距也在明显缩小。
记者获悉,对于香港保险深受内地客青睐的情形,已经引起了包括保监会在内有关机构的关注。针对香港保险机构代理人和合作机构在内地开展宣传和促销的情况:保监会不久前发布《关于加强对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行为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无论是境内咨询、理财、保险中介等机构还是个人,收受境外机构利益,在境内以产品说明会、理财高峰会、理财知识讲座等名义宣传、推介境外保险机构保险产品的行为,或者安排有意投保境外保险产品者赴境外投保的行为,构成促成交易而开展宣传、招徕的销售境外保险产品的行为,各保监局应依法予以查实、取缔和处罚。”
高额提成抢占市场
内地客非理性地购买香港保险理财产品的情形,正在成为当下投资理财界的热门话题。其间也出现了不少理性的声音和看法。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说,目前在内地各个城市,代理香港保险业务的人员大量出现,从而导致业务量暴增。这些人员往往是内地保险公司的原业务员,他们通过转职或者兼职,对于老客户的游说非常有作用。同时这些业务员的收入也相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