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如今人们聚在一起聊天,聊得最多的恐怕就是怎样让钱既能保值又能增值。市场也迎合市民的需求,推出了多种理财产品以供选择。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记者采访到的一位青年人、一位中年人和一位老年人在应对CPI的理财“征途”中,从思想到行动是如何变化的。
从定期存款到试水基金定投
小马2009年7月大学毕业后在青岛某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月薪在3000元到4000元之间。充满了奋斗热情的小马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不但拥有了自给自足的能力,还能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孝敬父母,便向父母许诺,工作一年半之后,也就是2011年2月春节回家的时候,她要送给父母一份一万元的礼包。
2010年7月,小马把活期存款账户里的5000元办理了6个月的定期存款业务,他认为,定期存款能防止自己乱花钱,利息比活期存款也多一些。可是2010年下半年持续攀高的CPI让小马坐不住了:“定存利率跑不赢CPI,我的5000块钱不就缩水了吗!我得找个既能保值,又能"生钱"的理财方式。 ”
从银行理财师那里,小马了解到,基金定投对她来说是不错的选择。所谓基金定投,指的是在固定的时间(如每月8日)以固定的金额(如每月800元)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从这个角度讲,很适合小马这样参加工作不久,没什么资产积累,每月收入较为固定的人进行理财。
于是12月初,小马办理了基金定投业务,她在银行理财师的推荐下,每月从工资里拿出800元投入两支基金,一支属于稳健型基金(风险较低收益也较低),另一支属于激进型基金(风险较高收益也较高)。 “定期存款我没提出来,因为它虽然收益低,但风险也低。现在我又定投了一支稳健型基金和一支激进型基金,和定期存款一起,我就相当于做了组合型的理财。 ”小马说。
银行理财师周小舟认为,小马做的决定很明智。 “虽然基金定投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具有摊平成本和风险的特点,但如果在低点进入市场,成本和风险就也降到了低点,这样投资者操作就更加灵活,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都能获利。目前市场就处于低点。 ”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