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货膨胀的时候,更多家庭选择把多数钱存到银行,减少投资理财项目,高房价下,多数消费者节省开支攒钱为买房,储蓄也是百姓的无奈选择。
笔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一部分普通百姓也想把钱投到一些基金、股票上去,但是理财产品陷阱多致使消费者有一定的担心,银行理财中心推荐的一些保险类、基金类理财产品并没有工作人员说的那样高的收益,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也有些人以为买的是保本型理财产品,但是最后还是亏了本。
储蓄实属无奈之选
储户王先生和笔者介绍说,现在有点钱就都存银行的定期了,儿子上小学,正是开始用钱的时候,以后初中高中大学,用钱的时候多着呢,毕了业结婚还得买房子,这都是需要钱的,老人生病需要钱,这都是突发状况,有存款心里有底,有事的时候能拿出钱来。
一位做公关工作的陈小姐和记者说,她的收入分配是每个月有一定金额的储蓄,其余的用做日常开销。多数的储蓄会转为定期存款,毕竟工作不是很稳定,万一有一段时间没有工作,储蓄的钱也能拿出来应急。同时会用一部分存款买一些理财产品,多数都买保本型的,但是理财产品也是一门学问,不能只听银行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这里陷阱太多。
据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从分年龄组看,在小于60岁的消费者中,超过半数的人选择将余钱用于银行活期/定期存款。年龄小于30岁的消费者选择银行理财的比重最高,达到10%。而中青年消费者的投资方式相对比较积极,30-39岁之间的消费者乐于投资股票、基金和保险投资产品,40-49岁之间的消费者相对乐于投资人寿保险。60岁以上的消费者没有投资行为的比重最高,达到47%。
多数百姓把储蓄作为家庭的主要理财方式。多数的被采访者表示,只会将一部分或者少数钱去投资。主要原因是一个家庭的教育支出、医疗支出、房产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养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至少需要几十万,生病去医院的费用更是不可估计,工资的涨幅永远跟不上房价的涨幅,在这些因素下,多数的百姓不敢花钱,有点钱都存到了银行。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