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理财百科 > 正文
那么怎样才能多攒钱呢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他们总是认真地工作,争取晋升加薪;收入增加之后,再增加消费;然后,再继续认真工作,再增加消费……他们不停地辛苦工作,但收入总与支出持平,甚至赶不上支出增加的速度。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对于投资者来说,制定理财规划并及早实施是至关重要的。理财这回事,拖得越久,负担就越大。以教育基金为例,如果从孩子刚出生时就开始规划的话,几乎感觉不到什么负担,如果从孩子读初中时才开始规划,压力就会变得很大。

  因此,制定理财规划并立刻实施比什么都重要。

  以积累100万元教育基金为例,假设每年投资报酬率为10%,预计宝宝18岁时需使用教育基金,宝宝的教育基金或成家基金越早准备越轻松。若刚出生时,针对100万元的教育基金目标,采用定投的模式,只需每月支出1665元;而若等到宝宝10岁时才想到准备,则需每月准备6840元,趁早理财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积累教育基金不是等到孩子上高中才该考虑的事情,规划退休生活也不是非要等到上了岁数才开始准备。如果很多人还以为退休生活是40岁以上的人才该考虑的事情,那真该醒醒了。

  当然,对于另外一部分人来说,他们明白早投资早获益的重要性,但关键是怎么做才能把钱省出来投资呢?

  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人婚后的开支都会比婚前有增加。对大多数中产阶级而言,养房、养车、养小孩,还有娱乐支出,各种看似不能缩减的开支,严重缩减了其可投资的空间,面临房子、车子、孩子的“三座大山”,“月光”的家庭恐怕不在少数。

  我承认,不投资的想法也是一种价值观。

  有钱就花掉,“及时行乐”是很多人不投资的理由。年轻人因为收入不高而不投资,中年人因为家庭负担大而不投资,创业的人,因为初创企业“嗷嗷待哺”而不投资,但要知道,等到了负担减轻时才想投资为时已晚,剩下的时间已不足以准备足够的教育基金及退休金了!

  西方有句谚语,“安度晚年有两种方法:要么认真储蓄,要么死了算了”。

  我们的父母,当时的生活条件比现在艰苦,为什么他们可以顺利养大我们,现在还能过上经济独立的退休生活?那是因为上一代比我们更要重视储蓄。台湾首富王永庆曾有句名言:赚一元钱不是一元钱,存下一元钱才是一元钱。

  那么怎样才能多攒钱呢?

  根据《富爸爸穷爸爸》的精神,我们的父母固然能省下钱,但大多只是“穷爸爸”,他们奉行的是“收入-支出=储蓄”,每一天都需要战战兢兢地算计。

  他们总是认真地工作,争取晋升加薪;收入增加之后,再增加消费;然后,再继续认真工作,再增加消费……他们不停地辛苦工作,但收入总与支出持平,甚至赶不上支出增加的速度。

  在如今的社会,消费是必要的,消费更是缓解压力的手段;但若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富爸爸”,则应将观念转变为“收入-投资支出=消费支出”,而不是过去的“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

  我建议:在拿到工资后,大家应将用于投资的钱单独列出,雷打不动地用于投资,剩下的才是支出。

  “月光族”如何理财?我觉得不如索性给自己“压担子”,买个房子或者定投理财产品。

  30积极,40稳健

  虽然理财有其基本规律,但得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年龄、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乃至每个人的性格去调整,依照自身特质投资,才能达到“轻松理财”的效果。

  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会经历初入职场、结婚、生子、中年、退休等阶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与人生阶段有着直接关系,风险承受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年轻时,就算投资失利也有机会翻身,从头再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投资的时间越来越短,如果投资失利,再想咸鱼翻身就很难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财务需求会有所不同,对于投资的态度也会产生变化。

  年轻时,可以只穿黑白灰三种颜色的衣服,而到了年老时,反倒要穿着鲜艳些。对于一个很保守的老太太,推荐她买风险较大的中小盘股,可能她晚上都睡不好觉。而对于一个急着买房的80后上班族,若劝他存五年期的储蓄,大概过6个月,他就会想提前取出来了。

  而一个25岁的年轻人,10万元的积蓄产生3万元损失,跟一位55岁的中高龄者1000万元损失300万元,同样都是资产亏损30%,但其所能承受的损失代价远远不同。这也意味着,投资人必须明白自己的年龄与资产状况,并根据不同人生阶段的责任与风险状况,建立符合自己财务需求的资产组合。

  随着年龄的增长,投资方向应及时转移,而投资高风险产品更是要格外小心。所谓“30积极,40稳健”,而一旦超过50岁,更应回归保守,逐步缩减当前资产配置中高风险资产的比例,同时也要避免投资过分集中。(来源:和讯网)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