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产品可能会带来高的收益,但也可能承受本金亏损的风险
银行理财产品给人的印象是风险小,同时收益也低。近来受到资金面宽松的影响,原本收益不高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又有所下调,绝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区间分布在2%~5%。
同时,由于银行产品结构的调整,风险更高收益也更高的结构化理财产品纷纷推出,这类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究竟有没有投资价值?
普通理财产品收益下滑
据普益财富数据,今年1月份的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大概在5.2%,而4月份只能达到4.9%左右。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40%以上投资于货币或者债券市场,所以利率变化对其影响很大,而今年的货币政策持续宽松,3月货币市场利率开始下滑,这从中期的银行间市场的隔夜拆借利率上看十分明显。”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
由于市场普遍预计未来可能进入降息周期,所以银行理财产品的利率也可能进入持续的下降通道中。
上投摩根固定收益部总监助理赵峰表示银行理财收益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市场利率走势,二是银行资产池的运作模式。目前债券收益率依然下行,银行理财产品运作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因此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应会继续下行。
“这样的情况其实是银行不愿意看到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下滑会削弱银行理财产品的吸引力。一些银行开始针对高净值客户发行一些收益较高的产品;一些城商行开始扩充企业债等高收益的投资品种,以提高理财产品收益;另外一些银行开始补充以结构化银行理财产品为主的收益相对较高的产品。”曾韵佼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由于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很短,投资者还要面临产品购买间隙的资金闲置问题,让原本不高的收益率显得更加没有吸引力。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