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理财的同时也走进理财的误区。买了理财产品,就是理财?预期收益率越高的产品就越好?资本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存银行定期最保险?
先走出理财误区
理财就是投资理财产品
“已经买了银行理财产品,为啥理财师还要给我做理财规划?”这可能是很多投资者不明白的地方。
对此,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个人金融部产品经理郑峰介绍,理财的范围很广,它涉及保险、基金、股票、银行理财产品、信托、消费信贷等。“理财不仅是一种投资,学会融资也是理财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消费者不仅要会挣钱,还得会花钱。老话说得好"过日子要会算计"。”郑峰笑着说。
每个人的家庭状况不同,理财目标也不同,所以,专业的理财师必须要根据客户的情况作财务分析与资产配置。
理财就要收益稳定
投资讲求收益,无可厚非,但并不是所有理财产品都能挣钱,这需要投资者具有一定的产品辨别能力与风险承受能力。
“理财产品各有各的特点,比如保险,它侧重于保障,可抵御风险;基金与股票的投资领域决定了它的风险所在;而银行理财产品相对来说风险较低,但也不能表示没有任何风险。”郑峰表示,这需要投资者做完风险评估后,再决定买哪种理财产品。
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就是好的
一般,银行把客户分为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进取型这几类,不同类型的客户,只能对应相应的理财产品,否则会有投资风险。郑峰举例,保守型客户适合投资存款、国债、保本收益的理财产品等;稳健型则可在此基础上配置债券型基金,或者少部分混合基金;进取型则适合投资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股票、权证、衍生工具等另类投资产品。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