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银行所有分支机构销售的理财产品必须向总行和当地的银监局报备,且购买协议上都附有银行的公章。那么,为什么仍有如此多的投资者被骗?平安银行理财经理刘俊告诉记者,由于投资者理财知识薄弱,对金融工具不熟悉,加上追求高收益的心态,所以投资者在翻阅产品协议书时往往过于关注“投资收益”而忽视了银行公章。尤其是老年群体,他们对保险、理财了解的比较少,很容易被忽悠,而且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很难逐一阅读合约中的条款,所以老年群体便成为一些理财经理和保险推销员猎取的对象。
客户被保险,责任当然要归咎于监管层监管的不力和银行理财经理的违规行为,但是除此之外,投资者自身恐怕也需要加强防范意识。那么,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刘俊建议投资者首先不要轻信高收益,购买的时候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重点关注风险提示;其次,在理财经理介绍产品的时候投资者可重点了解产品的投资范围或投资标的;最后,投资者在购买签约的时候要再次确认合同,重点关注签约主体,不要被银行工作人员提供的一张张单子所迷惑,签名时要仔细看清楚,防止误把存单看成保单。(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