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正在寻找互联网时代下的转型,在逐渐“尝鲜”了一些新生事物后,险企“触网”正在转向“深度参与”。
“网销在国内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先打开局面让消费者熟悉保险以后,再考虑做更有价值的产品。”国华人寿一位高层近日表示。
而打开局面的“梦想”似乎正在逐步实现中。无论是近期“火爆”而又争议频频的升级版余额宝的保险理财产品,还是去年双十一期间,纷纷崛起的高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均战绩斐然。
但依靠高收益的短期理财类保险产品并非互联网保险的可持续之路,最近保险公司也在谋求转型。除了泰康人寿日前推出的“求关爱”微信保险热火朝天,另据《第一财经日报》近日获悉,淘宝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也在转型中,正在与多家保险公司洽谈进阶的类余额宝产品。
短期高收益难维持
日前发布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人身险网销渠道总规模保费占比不到20%,且绝大部分属于理财类寿险产品,共同特点是拼收益,且期限缩短到一年甚至以下。目前在售的短期保险理财产品主要是万能险产品,不过也有少数险企选择投连险产品。
目前保险网销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已从去年平均的5%左右逐渐升至7%,保险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一般对应于债权计划、集合信托产品、不动产投资计划等。不过,受资金投向和投资比例的一些约束,这类保险理财产品保费规模一般不大,收益率的持续性也较弱。据长江证券研报分析,此类高收益产品面临退保、随时提取现金价值等压力,增加了险企的现金流风险。
而以日前“火爆”的珠江人寿的一款万能险产品为例,一位中小险企的精算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分析,“7%的收益率实属赔本赚吆喝,成本、中介费用等加起来产品的费用率都会高于这个数字,而且越短期的产品保险公司的费用率实际就越高,再以投资方向来看,按照对万能险投资方向的比例限制分析,收益率也不会太高。”
同时,上述人士还指出,珠江人寿称该款产品投向包括当地基建项目在内的综合标的,但对于具体项目和资金周期都会有风险存在,此外珠江人寿目前还处于经营亏损期,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