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选取一款产品点击“立即投保”后进入推出该款产品的险企官方旗舰店,在“立即购买”按钮上方,记者能看到的信息包括:两处“预期年化收益率5.0%”字样,并且字号明显大于其他介绍文字,同时“3个月”保险期间的介绍字体也大于保险简介的字号。
其他信息还包括“累计售出的数量”、“价格”和购买“份数”。再点击“立即购买”按钮,将出现确认投保信息的页面,在该页面,《证券日报》(保险周刊官方微博微信:证券日报微保险)记者的姓名、身份证、地址都已经自动显示,唯一需要填写的是电话号码,页面下方是健康告知与重要声明,其中包括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3项信息,在该页面最下方,设有“我同意”的选项,只需要在该选项前打勾就可以提交订单了。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条款等3项信息都需单独点击进入到另外的页面进行阅读,但并不需要记者在阅读完各项信息之后点击“我同意”或者其他形式来体现已经阅读、充分理解并且同意。
记者发现,如果仔细看完互联网保险宣传及销售的所有网页、链接和信息,险企依监管规定需要披露的信息基本有披露,但在字体、字号以及呈现位置、呈现的方式等因素影响下,往往更容易注意到这些保险理财产品的魅力,但很容易忽视风险因素。
程序不当易让人“上当”
在不透露具体产品名称的情况下,先向消费者宣传投资收益,吸引客流;在一级销售页面不明示或突出显示具体产品,而等到消费者点击“投保”“购买”等按钮后才在不起眼的地方标明保险属性……由于宣传销售程序不当或者规范缺失,销售误导或使消费者感觉上当的情况可能发生。
2014年元宵节期间热销的一款理财产品,以“马上加薪”、“预期年化收益率7%”等为宣传噱头,在不到6分钟内吸引了4.3万用户,销售量达8.8亿元。该产品只通过支付宝[微博]进行预约和购买。回顾该产品的销售,在推出之初,支付宝未对外透露背后对接的金融产品,仅凭借支付宝的海量客户和7%的预期收益就已然吸引了大量客户。
事实上,这是两家寿险公司推出的两款万能险产品。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