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再投资情况相对乐观;一些中小机构则认为收益率下行等因素为大类资产配置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分析人士认为,传统保险公司保费增速保持在一定的健康水平,投资收益率下行比较缓慢,而部分“融资型”保险公司由于有刚性兑付的压力,投资风险较高。目前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已经开始暴露,而偿二代过渡和测试过程中,资产负债匹配度较好的保险机构在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将有可靠表现,但如果能够做到“适度错配”,则可以提升收益水平,具体操作情况须依照保险机构自身定位和战略而定。
险资再投资前景分化
目前部分上市保险公司预估,2016年的再投资额度落在600亿元-1000亿元区间。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对大型保险公司而言,年内再投资压力不大;但与此同时,另外一些中小保险机构投资人士则持不同意见,认为在收益率下行的情况下,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选择难度明显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相应承压,而二级市场的调整加剧,不确定性增强,更为保险资金选择投资标的构成严峻考验。
分析人士表示,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匹配的要求下,保险产品销售正面临调整格局,高于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保险理财产品使得负债端成本维持相对高位,抬高保险公司成本,连带为保险资产端带来压力。
浙商证券分析师刘志平认为,相比于银行理财产品,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具有高息的吸引力,保险公司吸纳保费后投资权益市场比例很高,形成了高杠杆运营模式。由于高现金价值的结算利率较高,这类险资投资于权益类市场的比例远远高于行业均值。“以销售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为主的保险公司,更加接近于以销售保本产品为主的基金公司,其拥有投资收益高杠杆的特点,2015年以来举牌上市公司的险资多为这种模式。”
负债端和资产端的差异使得大、小保险公司在投资策略上显现差别。刘志平表示,传统保险公司保费增速保持在一定的健康水平,存量投资中拥有大量长期持有至到期债券,如20年期国债、国开债等。由于高利息债券的支撑,传统险企的投资收益率下行比较缓慢,没有大量高现金价值产品的兑付压力,没有必要去实施比较激进的投资。而“融资型”保险公司由于有刚性兑付压力,如不进行高风险投资,很难实现利差,它们自然更倾向于投资权益类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