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运用内控指引有望扩围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在宏观经济因素和市场环境影响下,保险资金运用正在资本市场上发挥更大作用,但与之伴随的资金运用风险也已经引起警惕。
投资风险“浮出水面”
实际上,在各类风险中,利差损风险只是保险资金面临的挑战之一。“宝万之争”使得外界对万能险的兴趣有所增加,而其背后蕴藏可能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也由此浮出水面。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认为,2015年下半年,险资投入2000亿元左右举牌,万能险是重要推手。举牌直接动力来自于股权投资的收益率优势和非标市场收益率下滑,产品设计达成受益于保险账户价值的市场化设计和偿付能力充足率监管下保险的高杠杆,其背后反映的核心问题是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金融产品形态趋同,但监管不同、资产配置差异导致收益和风险不同,储蓄资金或提升风险偏好迁移。刘俊预期,“存款转保险”和“储蓄转保险”趋势还将持续。
近一个多月以来,监管层连续发出对于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的警示,并从制度设计上完善风险控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保险公司资产配置方面,需要关注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除了利率下行可能带来成本收益错配和利差损风险外,部分公司存在“短钱长配”现象,也已经埋下了隐患。“当前,一些保险公司的部分负债端业务呈现期限短、成本高的特征,如果这部分资金集中投资于股权、不动产等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早在2014年,保监会就开始启动保险资金运用内控指引工作。随着保险机构资金运用渠道拓展,资金运用量增大,特别是在与其他类型资产管理机构竞争和“走出去”预期加强的背景下,内部风险控制成为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应内控指引的出台,标志着现代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体系的基本建立。业内人士则认为,保险机构如果能基本达到内控指引标准,操作风险会进一步降低,将更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保险资管机构负责人士表示,从市场环境来看,经济去杠杆化导致信用风险加大,固定收益类投资风险隐患将显著增加。随着利率步入下行通道,保险资金整体投资收益率也面临考验。在市场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权益类投资尤其需要谨慎对待,避免对偿付能力构成不良影响,从而带来制约业务开展的后果。
而内控应用指引第3号《股票及股票型基金》也作出明确,保险机构应当至少关注涉及股票及股票型基金投资的相关风险,要求保险机构配备一定数量具有权益投资经验的人员开展股票及股票型基金投资业务,建立健全相对集中、分级管理、权责统一的权益投资决策和授权制度,以及覆盖投资研究、投资决策、指令下达、合同签署、交易执行、业务资料保管、投后管理等各个业务环节的操作流程及操作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