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理财百科 > 正文
短期保险理财产品下架 中小险企打法料生变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目前,微众银行、陆金所等平台上已经找不到短期的理财保险产品了。微众银行方面表示,已经停止万能险短期产品的销售了,但其他符合监管要求的保险产品尚处于正常销售状态。
 
  业务结构调整
 
  “从银保渠道来看,我们公司2015年高现金价值产品即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在90%左右。但截至目前,这类产品规模占比已经下降至50%-60%之间。现在公司已经没有一年期以内的产品了。”广州一家寿险公司高层表示,前几年,公司主打中短期产品。
 
  事实上,对保险公司来说,一年期产品的成本并不低。保险公司人士坦承,他们更愿意做三年期以上的产品,因为期限长意味着成本更低。但对于发展不久的中小险企来说,受限于品牌和渠道等方面的因素,期交业务并不好做。“对于起步较晚的保险公司来说,由于渠道和资源有限,同时人力成本高,直接打开长期类产品的市场难度较高,公司的商业模式是计划在成立初的三至五年内实现盈利,再去反哺长期的保障型产品。”珠江人寿办公室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该负责人表示,此次保监会发文规范中短期存续产品,对保险市场来说会有冲击,尤其是短期产品占比较高的险企。从销售端来说,由于销售惯性等方面的因素,业务的急刹车和产品结构的重新调整,业务员和如银保渠道的终端销售人员也需要重新熟悉业务,销售成本也会有所上升。从去年开始,公司就开始力推年金类等产品,未来会继续压缩中短存续期产品,而主推年金、健康险、寿险类长期产品。此外,不少险企通过补充资本金去支撑业务的扩张。珠江人寿表示,日前公司注册资本金从47.5亿元增加至56亿元,这也是公司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增资。
 
  频频“举牌”或难再上演
 
  “短期产品的停售以及业务结构的调整短期内会导致此类险企保费规模收缩,中小保险公司很难再上演去年频频‘举牌’。”华南一家寿险公司人士表示,这些保险公司业务结构面临调整,短期高收益产品不再,投资策略也会发生变化,前两年激进凶猛的投资风格难续。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有10家保险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比例超过5%,共36家被举牌,总投资额高达3650亿元。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活跃的富德人寿、正德人寿、阳光人寿、安邦人寿、前海人寿、华夏人寿、幸福人寿等险企的保户投资收入多呈倍数增长态势。截至2015年年底,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7646.56亿,其中不少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远远高于其原保费收入。
 
  前述人士表示,短期产品收益偏高,去年的产品年化收益基本上在5%以上,而在偏宽松的货币环境和“资产荒”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将更多资金投向以A股为主的权益类市场以获取高收益也属正常。从国外保险行业发展来看,股权投资也是保险资金的重要去向之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资金错配问题,以及在分业监管的制度下如何实现资金的监测,不少保险资金通过其他渠道如银行理财等方式入市问题。“产品端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投资风格。中小险企想通过理财型产品迅速打开市场的方式会发生变化。”
分享到:

本周精彩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保险理财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