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多位保险资管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确认,保监会已于近日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清理规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道类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清理清理规范的银行存款通道等业务(以下简称通道类业务),在清理规范期间,保险资管公司将暂停新增办理通道类业务。
一位险企高管表示,公司内部已发出暂停新增办理通道类业务的指令。但就影响来看,停止通道类业务对保险资管公司影响不大。“虽然每家大型保险资管公司此类通道业务的规模约在百亿至千亿之间不等,但从中收取的通道费用大多在万分之二至万分之五之间,由此带来的实际收入本身就不多。”
通道类业务发展迅速
由于商业银行受到监管指标约束和政策限制,没有相应的存款和资本作支撑发放贷款,或不得向某些行业(如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直接发放贷款,为此转而通过“理财产品”的形式吸纳资金,再用这些资金认购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发行的资产管理类金融产品,而这个金融产品的投向,其实就是银行事先选定好的项目或房地产企业、政府融资平台限制性行业。
而银行的此类业务就是所谓的“通道类业务”。对于此类业务,银行最早是和信托公司合作开展,以信托计划对接银行理财产品的形式进行;后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也加入到这种合作模式中。
2012年下半年,随着保险“新政”的实施及“泛资管”时代的到来,保险资管公司开始将跟银行合作通道业务作为投资的一种渠道,主要合作模式是存款类通道模式和信贷类通道业务。在这个过程中,保险资管公司不需承担主动管理职责,却可以收取一笔通道费。由于信贷类通道业务存在风险,保险资管公司与银行合作主要采取存款类通道模式。有数据显示,通道类业务放开后,个别公司在短短几个月就将通道业务规模做到了五六百亿元。
据此前有关媒体披露的保监会内部数据,截至2015年底,整个金融市场的通道业务合计规模应该在20万亿元以上,其中保险资管通道业务仅约1万亿元,90%以上是银行存款的通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