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自2016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新《办法》,保险资金在基础设施这个投资类别上的可投行业增加,不再限于交通、能源、市政、环保、通信五个行业,投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表示,新规的实施,将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板块更好地使用保险资金这一重要的资金来源;对于保险业而言,新规将从分散投资风险和促进业务发展两方面发挥正面作用。
不再限于五个行业
在本次对原《办法》进行的修订中,重要的变化之一是放宽了保险资金可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行业范围和投资方式限制。
原规定中,保险资金可投资的基础设施领域较窄,仅限于交通、能源、市政、环保、通信五个行业,且项目的门槛偏高。新规并未对具体行业做出限制,而是列出了禁止事项,如保险资金不得投资于国家明令禁止或者限制的基础设施项目。
新规在放宽投资领域的同时,还规定“投资计划可以采取债权、股权、物权及其他可行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
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孟森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这将大大拓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的范围,让投资方式多样化。
孟森还表示,“这不仅能有效缓解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给保险公司带来的配置压力,使保险公司更好地参与大资管时代的竞争,还有助于推动保险资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家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等各个领域,从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例如,平安人寿基础设施投资中,交通和能源行业方面的占比高达80%,而在未来投资中,除了上述传统基建行业外,包括医院、养老中心、体育中心、移民小区等在内的社会事业,以及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涉及民生工程的行业也将成为保险资金重点关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