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从事保险业务的机构频频向区块链“喊话”。日前,蚂蚁金服、平安集团等均表态向区块链进军。
自区块链走红以来,关于其对保险商业模式的创新产生了种种猜想。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区块链支持者有之,这主要是因其具有交易去中心化、分布式处理等特性,与如今的网络社会、共享经济、共享金融发展不谋而合;反对者亦有之,反对者认为其去中心化的设计和理念过于理想化,难以较大规模运用,与现实的监管、法律、社会组织存在一定冲突。
不再依赖中间环节
由于区块链具有交易去中心化、分布式处理等特性,因此可以提高保险交易双方的交互性,并降低中间渠道成本,模式不再依赖于保险中间商或中介。
此前不久,
阳光保险发布了一款基于区块链理念的新型微信保险卡单,在微信端输入被保人和航班信息,即可完成投保,也可以通过微信端以红包形式将航空
意外险赠送给即将出行的亲友和客户。
阳光保险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传统的航空意外险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多数航空意外险只有在飞机发生意外时才会出现理赔,而发生这一事件的概率相对很小,所以其中存在虚假保单销售行为;二是过去航意险都是经过渠道商销售,客户承担了高额渠道费用。”
“为了防止出现上述两个问题,新型微信保险卡单通过与区块链技术结合,依托其多方数据共享的特点,可以追溯卡单从源头到客户流转的全过程,各方不仅可以查验到卡单的真伪、价格,还可以方便后续流程,如理赔等,而相互之间的赠送则创造了投保的场景并降低了渠道成本。”该人士续称。
有了这样的尝试,区块链如果将其分布式参与机制、公开透明的数据交换和记录不可篡改等特性,进一步应用于公益捐款、扶贫、互助保险等,将有效解决组织运行透明度和资金流向监控问题。此外,对于类似互助保险和捐助,区块链的共识机制算法,不依赖人投票机制,将可能有效解决治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