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信用卡消费一样,保险也是容易产生纠纷的消费领域之一。据了解,由于对保险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消费者在保险消费过程中,容易走入一些消费误区。所以保险专家指出,想要买保险时换回的是保障、安心和顺心,消费者首先得走出以下四大误区。
误区1:把保险当获利工具
老张早在2000年买过10份分红性质的保险,当时的代理人承诺老张年利率可达7%,老张算了一笔账,觉得比存银行更划算,比入股市风险小,于是把家里的存款都投了进去。没想到几年下来,没有一次的分红达到过代理人的承诺,老张本来打算退保,但算下来损失太大。现在他逢人就抱怨:“保险都是骗人的!”
其实保险的本质还是一种保障工具,获取投资收益只是它的附加功能之一,所以保户不应当对它的投资收益抱过高的期望,选择险种的时候,还是应当以保障功能为主。
误区2:买健康险能多投多得
有的消费者不仅在投保时对保障范围求大求全,而且为了增加保障额度同时购买多份健康险。保险专家介绍,多投多得有时成立有时不成立,关键在于投保的住院医疗险是属于费用补偿型还是定额给付型。
简单地说,如果投保人购买多份费用补偿型医疗险,不但浪费保费而且也得不到双重补偿。因此在购买住院医疗险时,如果投保人已有一份费用补偿型住院医疗险,或自己单位医疗福利比较全面,不妨投保定额给付型住院医疗险,该险可按照需要的额度购买。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