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山东两地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购买理财型保险设定30天“犹豫期”,这一“犹豫期”比此前的10天限制整整多了两倍。试点模式一经推出,备受社会各方关注。目前仅针对特殊群体试点的30天“犹豫期”,能否向所有投保人群推而广之?
监管者试点很好推广需谨慎
此次浙江、山东两地试点延长“犹豫期”涉及到老年人群、残疾人群和低保人群,其中老年人是指投保时年龄为60周岁及以上的男性和55周岁及以上的女性。这类特殊群体购买一年期及以上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包括投连险、万能险和分红险,即理财型保险)后,自签收保单之日起30天内,可以无条件全额免费退保。由于银保渠道是老年人购买保险被误导的高发区,有人认为试点延长犹豫期实则主要针对银保渠道。
对于此次试点,监管机构持有积极的态度。一位监管机构负责人则表示,“在保险市场规模大一些的地区试行当然值得提倡,但如果对所有投保人都实施30天犹豫期,那么对特殊群体的优待就无法体现”。
特殊群体的风险承担能力较小,且在发生退保纠纷时很容易被社会视为弱者,因此,保险公司应该对这一群体投保理财型保险表现得更加谨慎。
然而,面对这一试点模式能否向所有投保人群推广时,监管者的态度显得较为谨慎,认为推广很可能增加行业经营成本。“一旦将30天的犹豫期向所有理财型保险客户推广,寿险费率很可能也需要调整。”一位保险协会精算人士解释,犹豫期的长短对出险概率没有影响,但对退保概率影响较为明显,从而影响费率的计算。
保险公司担忧引发诸多风险
延长犹豫期,诸多风险将会引发,如客户退保时要求付利息、保险公司大量资金闲置以及道德风险的产生等。
一位寿险公司高管指出,以前犹豫期为10天,客户缴完保费后全额退保也不会感觉自己的本金受损失。如果犹豫期为30天时,客户很容易将购买的理财型保险与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相比,当意识到由于遭受误导才去退保时,很可能会要求保险公司支付利息,从而再次引发纠纷。
另有寿险公司人士则担忧,犹豫期延长之后会助推道德风险的发生。目前寿险产品不断创新,有些理财型产品也附加意外保障的功能,如果消费者外出旅游时购买附加有意外保障功能的理财型保险,在短期旅游结束后再退保,这岂不是享受了一次“免费午餐”,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承保风险明显加大。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