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存款变保险,存单变保单”为代表的寿险销售误导渐成保险消费者投诉重灾区,损害消费者利益同时,也严重影响保险行业诚信形象。今年初以来,各地监管部门纷纷将治理保险销售误导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维护消费者利益,规范市场秩序。
消费者
购理财产品结果是保险
52岁的哈尔滨市民王女士3年前购买的价值1万元“理财产品”,用钱时却发现是一份保险,非但没有享受到购买时承诺的“高利率”和“分红”,反而损失六七百元。
王女士回忆,2009年,自己拿着刚攒下的1万元现金到家附近工商银行存款。等号排队时,一位身着银行制服工作人员向她介绍一种“新出的理财产品”,利息比储蓄高,还有分红。得知王女士打算存3年,这位工作人员说:“我帮你办期限长一点,存时间越长越好,到时想取也可以取。”
“他没说明白,我也没听明白。”王女士说,手续全都在银行柜台办理,签完字回去细看,才发现自己购买的实际是一份名为“平安金彩人生两全保险(万能型)”的保单,具体有什么权益自己也不清楚。今年初,王女士前去取现,却被告知保险尚未到期,只能自愿申请提前退保,3年收益仅约300元,按照当时利率计算,反而损失六七百元。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