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在银行办理的“存款”,如今因有急用欲把钱取出,不料却被告知,这笔“存款”要等到2020年才能取出。若现在支取,则要损失4000多元。家住沙市区的李红(化名)最近遇到一桩麻烦事——眼下,身在国外的儿子就要开学了,但她还未将足额的学费汇过去,因为其中一部分学费已经变成了一纸保险单。
银行账户少1万元原是保险自动扣费
“要不是发现银行账户上少了1万元,我都不知道自己买了保险。”3月27日,一见到记者,李红就大倒苦水。2011年9月的一天,她到银行去办事,发现账户上少了1万元。银行柜员告诉她,是交了保险费。
这让李红感到诧异,很快她想起2010年自己曾在银行办理过一笔保险。李红立即联系了当时为她办理保险的冯姓业务员。经过确认,银行账户上被划走的1万元,系新华人寿保险公司自动扣款,是李红所购买的那份保险的续期保费。
不久,李红收到了来自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湖北分公司开具的一张续期缴费发票。“如果当时有人通知我要再次缴纳保费,我肯定终止了这份保险。”据李红回忆,在保险公司自动扣款前,她没有接到任何口头或书面的缴费通知。
让李红一筹莫展的是,算上当初买保险时缴纳的1万元,她已缴纳了2万元保费。眼下身在国外的儿子马上就要开学了,这笔保险费原本是自己为儿子准备的学费。李红想到了退保,保险业务员告诉她,若退保则要蒙受部分损失。无奈之下,李红求助“金融服务团”。
存款还能有保障?她就这样被忽悠了
据李红回忆,2010年9月5日中午,她到中国银行沙市区的一个网点,欲将自己为儿子准备的学费存入银行。当时,一名身着类似银行工作服的柜台人员向她推荐了一种新业务。
“我当时没多想,还将实际情况告诉她。”李红说,当时,自己反复向这名业务员讲明,这是自己多年为孩子攒的学费,每年都要支取一部分。这名业务员明确告诉李红,这种业务和银行存款一样,随时可以支取,还能有份保障。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