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盛人寿是中国第一家中法合资的保险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注册资本22.05亿元。2011年,金盛人寿原保费收入为16亿元,位列外资寿险第9名。
不过,一家大型寿险公司的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尽管背倚全球最大保险集团AXA安盛集团,但因中方股东缺乏金融背景,支持力度有限,金盛人寿表现并不理想,仍深陷持续亏损的泥淖。年报显示,金盛人寿过去三年累计亏损约3.72亿元,其中,2011年净亏损高达1.96亿元,亏损额度同比飙升154%。相比之下,安盛在香港的寿险公司却是业内的翘楚。
今年前4个月,金盛人寿的保费收入为4.3亿元,同比大幅缩水39.6%,在外资寿险公司中排位降至第12名。祸不单行,在保监会发布的今年一季度保险消费者投诉通报中,金盛人寿每亿元保费投诉量和千家机构投诉量皆位居寿险公司榜首。
由于业务扩张和经营亏损不断耗蚀资本金,金盛人寿自2010年以来先后4次增资,累计“补血”10亿元。截至2011年末,金盛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5%。
上述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国内的小型保险公司要快速做大做强,最重要的是握有渠道,而工行正是分销能力最强的代理。“一般银保占到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的50%-60%,银行系保险公司在渠道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可以说,金盛人寿对资本和渠道的渴求与工行欲控股一家保险公司完善综合金融架构的意愿不谋而合,可谓各取所需。”
银行“投保”蔚然成风
事实上,对保险公司感兴趣的不只是工商银行,大型银行入“投保”已经蔚然成风,包括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等均已成功获批入主内地的保险公司。农行也于2011年2月与嘉禾人寿达成协议,拟斥资25.9亿元购买后者定向增发股份,实现控股51%的目的,但该交易尚未获得保监会批复。中行入主恒安标准人寿则最终宣告失败。
在业内人士看来,“大银行+小保险”是比较常见的模式。“银行控股险企时,往往偏爱金盛人寿这类规模不是太大,且外资股东实力雄厚的公司。”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申曙光表示,银行控股保险公司实际上是互惠互利的,银行可以借机进入新的经营领域,扩展了其盈利的范围,而保险业则获得了发展急需的资本和渠道。
以建信人寿为例,在全国寿险由于银保新政、银行揽储等因素2011年保费规模同比缩水8.57%的寒流中,得益于建行的渠道优势,建信人寿的保费逆势上涨23.29%。今年一季度,建信人寿规模保费又同比猛增了496.91%。
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市场利率的提升使得分红险等理财型保险产品竞争力减弱,加之保险公司不能在银行网点驻点销售,银保产品的拓展变得愈加困难。但鉴于“一险独大”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小保险公司依靠大型银行仍不失为一种讨巧的选择。(来源:新华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