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退保金大幅上扬的主要原因是趸缴型分红产品退保增加,赔付支出大幅增加则是因为满期以及生存给付增加。
独步江湖近10年的分红险,如今到了大面积兑付时刻。如果把2007年各家保险公司满期给付的超常规上扬,看成中国保险史上的第一轮分红险兑付洪峰,那么5年后的第二轮洪峰将在更大程度上对险企形成挑战。
两次增长高峰
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在2002年卖出的10年期分红险产品,以及2007年、2008年的5年期产品正面临满期给付。
保险行业在2012年迎来大面积满期给付并非偶然。回顾中国寿险近10年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两次增长高峰。第一次发生在2001年~2002年,因投连险和分红险等创新产品的热销而启动,辉煌过后寿险增速在2003年~2006年明显回落。2008年,在银保业务的带动下,寿险保费重新崛起。
两次增长高峰带来了庞大的业务增量。以2007年启动的这一波为例,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2007年、2008年的全国寿险保费收入,分别是4464亿元、6658亿元,两年保费合计1.11万亿元。而2007年、2008年正是分红险取代投连险和万能险一枝独秀之时。尤其是2007年股市节节攀升,同期分红险收益率达到历史高点10%,在市场上颇吸引眼球。
记者通过Wind数据统计发现,2008年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的分红险占其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达91.7%、33.99%和26.78%;而从分红险在寿险业务中的占比来看,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分别是91.7%、50.3%、36.6%。
据业内人士估计,如果按照寿险中分红险占比平均为50%估算,2007年、2008年两年全行业共卖出1.11万亿元寿险,其中分红险达到5500亿元,其中5年期的分红险占据了一定比例。
分红险独大
2008年以后,虽然全行业保费增速开始回落,但是分红险的销售势头一直向好。在2010年上半年的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原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透露,当时银保业务占人身险业务比重已经超过50%,分红产品在人身险业务中占比超过70%。
分红险为何会如此受到市场的青睐?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