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分红险 > 正文
银保产品转型已定 高保障产品被看好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寿险保费低迷,行业进入调整期,其中银保业务调整最为明显。尽管如此,作为快速拉升保费的法宝,银保还是各家保险公司的必争之地。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银保产品的市场同质化程度高,销售成绩的好坏关键在于银行卖哪家公司的产品。如果有了银行的全力以赴,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无疑能轻轻松松把钱赚。

  虽然银行入驻险企热情高,但是,去年以来,受到银保新规、银行理财产品密集发行、银行揽储等因素影响,银保渠道整体已经出现颓势,而这种弱势还在蔓延。

  今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寿险公司银保新单保费的同比增速继续下降。五家寿险公司呈现清一色负增长。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的这一数据分别为-39.5%、-10.6%、-47.3%、-50.3%、-38.5%。

  产品转型中

  银保渠道曾是保险公司快速发展保费的有力武器。虽然由于银行的直接控股,导致银保渠道的资源越发紧张,这无形中给没有银行背景的保险公司增添了很大压力。但是,面对银保这个诱人的苹果,保险公司必须想出应对之策,突破点就是产品创新。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没有银行作为娘家的险企,在拼渠道上落了下风,已经在产品创新上加码。

  去年年底上市的新华保险,公司产品开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承认,“在银保转型上,产品首先成为公司战略转型的风向标。”

  某合资寿险公司人士也向记者表示,目前销售的银保产品,主要从投资理财的回报收益方面吸引客户,这并非保险保障的主流产品,此外,银保产品多为短期趸交保费,这也导致银保产品成为遭遇销售误导、退保的重灾区,过分倚重这样的银保业务很难有长期的发展。

  “保险公司要打造符合银代渠道销售特性的高保障产品体系,就务求通过银代产品的转型推动销售模式、服务模式等的全面转型。银保产品转变的意义在于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进一步完善符合客户细分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推动创新业务销售模式、强化客户服务和作业品质管理等,进而实现银保业务转型。”上述新华保险银保业务负责人说。

  以新华保险下半年在银保渠道将推出的一款健康险产品为例,特别针对癌症风险提供防范与保障。

  记者研究后发现,这款健康险同市面上已有的健康险相比,大大弱化了理财功能,将资金的时间价值全部转换为保障功能。产品针对包括原位癌等五种特定疾病在内的癌症加强风险抵御,兼具身故保障;保障期间延长至70周岁或80周岁,若满期未发生理赔,就可返还所缴保费。

  险企忙搭平台

  虽然大力开发高保障型银保产品的想法是好的,但有业内人士提出,对保险公司而言,如果推出的产品保障功能强,这与传统银保产品相比,销售起来较有挑战性。

  这就要求险企在营销构架的搭建上要完善,记者了解到,对于这点,险企已经纷纷行动起来。

  某大型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银保业务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总公司已经计划在银保渠道销售高保障产品,目前已推出并在部分机构试行包含柜员营销、会议营销、精准营销与联管平台四大模式的创新型银代销售模式。

  “在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联合共管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制定、辅导培训、会议管理、方案支持、督导追踪等形式,帮助银行人员实现在网点的独立销售,进一步挖掘网点潜能。”

  (来源:和讯保险)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