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不再“一险独大”的中国人寿会主打什么产品策略。如果中国人寿突出“保障”功能产品,在目前预定利率尚未市场化的前提下,可能并不现实,因为其是预定利率市场化的坚决反对者,其理由是“大局稳定是前提,一旦放开,恐引发中小寿险价格战”。
此外,中国人寿前总精算师邵慧忠曾坦言,单纯推保障型产品对于商业保险公司而言,是不太现实的选择,因为保费收入无法上规模,且收益很有限。
实际上,从来没有哪个险种像分红险那样在中国寿险市场烙下过如此明显的历史印记。
苏恒轩曾介绍过2000年推出分红险的背景:1999年寿险经营面临严峻形势,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七次下调,保监会出台寿险产品预定利率规定,尽管当时中国人寿推出了系列保障型产品,但市场不认可。经过市场调研,中国人寿又将产品创新的重点定位于分红保险。
而中国人寿自诩靠着那份主打分红险的坚守,其在国内寿险市场中领军者的地位无人能撼。回眸过去,早在2000年,中国人寿推出“国寿千禧理财两全保险(分红型)”,开始其分红险为主打的市场策略,即使历经2007年投资市场的火爆,也不曾动摇其走分红险之路。
找出路
现实又将中国人寿再一次逼至转型十字路口,坚守分红险十余年的中国人寿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吗?“我们至今的分红险占比还保持在六成多。”上述国寿人士说,他认为,接下来,利差贡献减少的情况下,需要在非分红险、重疾险、健康险等产品领域想办法。最可能的出路还是源自生命周期表的“死差收益”,因为费率空间并不大,一年收益最多或在十几个亿。
在中期业绩发布上,杨明生多次提及,市场倒逼大的保险公司必须认真调整结构,特别是盈利模式上要实现转型。
杨明生开出的“药方”是,突出保障,近期推出养老、疾病保险新产品;重中之重是业务转型以价值创造为中心,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增长。传统业务推出以保障为主的几款产品,并再推出几款不以利差为主的产品。他坦言,产品创新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过程,目前产品创新难在外部环境,诸如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内部则难在管理体系与技术水平未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内外因素对产品创新带来了一定难度。
“但好在我们面临一个巨大潜在市场需求——中国市场保障性产品严重不足,国寿上半年在此有所突破,推出保障为主的重大疾病保险,如新康宁产品,短短两个月销售额达17个亿。”杨明生表示。
一位原中国人寿高层说,现在其实是国寿难得的转型机遇期,只要能守住30%的市场份额,转型、调结构就不应动摇。
杨明生在中国人寿集团2012年上半年经营形势分析会上说,2012年下半年是关键时期,要确保寿险主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场地位,坚持一个策略,即规模效益并重,统筹好规模、速度与结构、效益的关系。
而一位国寿管理层透露,如果规模与效益不能兼顾时,届时还是要保规模,因为寿险“龙头”地位不能丢。上半年,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占比是32%。
“三分天下有其一,应该是在三大寿险巨头中有其一,这两年维持如此水准并不难,因为平安人寿与国寿的市场份额相差十几点。”上述国寿人士说,“而非全部的寿险市场份额,否则变成一家独大了。”
要转型、还要守份额,除上述挑战之外,如何盘活1.7万亿的总资产无疑也是于困难之际走马上任的杨明生之头号难题。
“将拓宽投资渠道,进入实体经济领域,特别是不动产领域、基础设施领域。”是杨明生开出的第二服药方。他说,投资实体经济和不动产领域可以达到6%,远高于股市、债市。中国人寿已于2012年7月25日取得了不动产投资资格。
不过,“在考虑成本因素的前提下,新的产品策略与投资出路要形成规模,产生效益还有待时日。不能完全抛弃分红险,只能慢慢调头转型。”上述国寿人士说。(来源:和讯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