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分红险 > 正文
险企网销转型迹象开始显现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险企一改此前网销产品“低保费、高收益、多趸交”的风格,转而开始销售保费额较大的期缴产品,险企网销转型迹象开始显现。
  在网销产品机构变化的同时,《证券日报》记者也注意到,部分网销平台也提供了更多的“便民服务”,如某平台为了方便消费者横向对比,将多家险企的同一指标进行对比,对比指标包括缴费年限、预期收益、保险期限、保障额度等,而险企官方网站和天猫旗舰店并无类似的对比功能。

  尽管近期险企陆续调整网销策略迹象明显,但调整后的销量并不乐观。

  从目前淘宝保险在售的9款理财保险的销量来看,保费为1000元左右的理财保险销量不错,比如某理财保障计划单份保费1000元,已经销售了66万份。但保费超出1000元以及更高的理财型保险销量似乎并不乐观,统计显示某险企高保费理财型保险合计售出15单。

  在另外几家网销平台,低保费趸交依然是消费者的首选,这类产品排在险企网销平台“热门程度”的前列。

  互联网金融能放开的尽量放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上述几家网销平台开始销售理财型保险,但从此前中保协公布的数据来看,险企网销的“大头”仍在天猫旗舰店,其他网销平台的火爆难掩网销保险整体的“萧条”。而近期保监会对网销平台的“定调”则为网销保险增添一抹亮色。

  近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将围绕放开经营区域限制、产品管理、信息披露、落地服务、信息安全等一系列重点问题。未来将明确互联网保险的监管政策,通过完善监管制度,提升技术标准,规范经营管理,推进保险业健康可持续地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保监会重视互联网保险业的创新与监管。目前正抓紧起草制订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

  他表示,保监会在为互联网保险营造宽松发展环境的同时,也会高度关注互联网保险风险的不可测性。“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层的态度是能放开的尽量放开。”

  网销万能险大多下架夸大收益避谈风险或成主因||呼和浩特日报||云艳芳||###

  近一两年,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各种万能险以预期收益超过6%的高收益,成了投资者热捧的理财产品。然而,近日记者登录天猫等网店却发现,这些万能险几乎都已下架。

  9月15日,记者登录天猫网发现,早先销售火爆的珠江人寿天猫旗舰店,包括健康险、短期意外险、投资型理财保险等产品均已下线。而在这几家保险公司的官网虽然仍有很多产品信息,可都已经不支持在线投保了。太平洋(行情,问诊)保险、民生保险、长城人寿、天安人寿、合众人寿、泰康人寿和平安保险等险企,虽然在页面上显示有理财险的类别,但点击后却显示“你所查找的产品不存在”。而其余的一些保险公司根本看不到理财型保险的“踪影”,大都以健康险、意外险产品为主。

  记者看到尽管昆仑健康、东吴人寿、前海人寿和利安人寿四家公司仍然在网售万能险,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从4.6%至6%不等,可也都声明最低年化结算利率为2.5%,而且对预期收益并没有做大量的介绍。虽然4.6%至6%的预期收益与银行定期存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相比较高,但销售情况却并不好,购买者寥寥无几。

  据了解,2013年寿险满期给付达到1742亿元,高现价短期业务规模将近2800亿元。2014年上半年,已有50家人身险公司开展了网销经营业务。这些公司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年化规模保费达到102.11亿元,其中,二季度保费增长迅猛,达到75亿元,是一季度27亿元的2.78倍,增长近2倍。寿险网销的主打产品是万能险,保费收入占比达90%。

  针对高现金价值产品存在的预期收益高、产品期限短、保障功能弱、资本占用大四大风险隐患,以及资金运用存在的坏账风险、错配风险、道德风险等,保监会今年下发了《关于规范高现金价值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记者发现,近期下架的网销保险品种共同的特征为均属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范畴,现金价值较高、门槛低、期限较短、保障功能少、预期收益率集中于5%至7%不等,而这些正是保监会今年监管的重点,因此这些万能险产品下架也属意料之中。

  虽然万能险普遍都打出了5%至7%的高收益招牌,但这只是一个预期收益,实际上未必能实现。如果投资者仔细阅读所有条款的话,会发现具体条款里有一条免责声明:“监管部门规定,此款产品的最低保底收益率是2.5%,实际结算利率以每月公告为准。”

  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理论上可以获得5%至7%的高收益,但实际上未必。因此,理财类保险产品在销售时,都会列出低、中、高三种收益值供参考,从而避免引发销售误导。而之前很多网销产品却主要强调高收益,很少有关于存在风险的提示,也不会刻意强调最低收益率,因为如果按2.5%的保底收益来说,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显然不具备任何优势。而且记者之前也注意到,很多网销万能险产品大打“理财”牌,频繁使用“低门槛”、“超短期”、“高收益”、“有保底”等用语;有些还将保险产品与货币基金、活期存款等进行短期收益简单对比,在显着位置挂出高收益来吸引眼球,这些都属于监管范围。

  据了解,目前网销万能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过分宣传预期投资收益率,且宣传的预期投资收益率超过了万能险利益演示的高档投资回报率;二是将万能险产品的保险期间宣传为一年;三是没有向消费者充分提示投资风险,没有提示结算利率在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四是没有以醒目的方式,按照高中低三档演示未来的利益等。据保险业内人士介绍,这两年来,监管部门强调保险回归保障功能,而非理财投资功能,而网销高收益产品期限短,为追求高收益率,大多配向收益高、高风险、流动性低的另类资产,比如房地产、基础设施、信托等,形成了“短钱长配”的新情况,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追求收益率不是保险产品的根本目的,这也是此次监管当局整顿市场的最主要原因。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