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高”的泡沫一戳即破,但在很多人看来,理财产品高收益背后还存在更大的泡沫。
肖钢近日就撰文指出,通过把信托贷款打包进入理财产品,中资银行给投资者提供了高于传统银行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但是当前理财产品质量和透明度却让人担忧——尤其是在产品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惠誉发布的新闻稿指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中国银行业的理财产品规模约为10.4万亿元,占存款总量的11.5%;目前尚无官方数据显示其中有多大规模与影子银行有关,但是对于其中可能的风险,IMF和惠誉国际评级也都发出警示。
而在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风险下,理财产品资产池的期限错配,以新偿旧等问题被肖钢指责为在一定程度上的“庞氏骗局”,并表示“当投资者失去信心,减少购买或者是退出理财产品时,‘击鼓传花’的游戏就结束了。”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被担忧的资产池模式风险有夸大之嫌。“理财产品的资产池里会配置很多票据、同业存款等流动性很高的资产,会不断产生收益和现金流,不是简单靠期限错配,融短放长,靠杠杆融资满足资金赎回。”光大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张旭阳表示,“收益较高的中长期资产是为了调节资产池的收益率,而且都是要向银监会对资产投向、投资比例,以及期限等信息充分披露的。”
上述负责人也表示银行打包进资产池的信贷资产都是非常优质的。“把信贷资产从银行表内腾挪到表外,等于绕开了存贷比等的约束,使银行在既有的资本金和管理能力之下,管理的资产范围扩大,这对银行来说的确是潜在的风险;而且即便出现信用风险,银行也不会让这些风险转嫁到投资者身上。”
“除非是出现‘极端情况’,就是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严重问题。”但他同时表示,大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和风控能力都比较强,大面积的坏账不太可能出现。“这其中的风险主要是存在于两方面:一种是流动性风险,一种是银行的信用风险,”东方证券分析师金麟表示,“但目前来看,这两方面的风险都不大。”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