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业务收入增速赶不上成本费用的增长速度,庞大的保费规模靠高投入支撑,也是妨碍险企财务进入良性循环的一个因素。
四大上市险企2012年三季报显示,除平安人寿(净利增长10.8%)、新华保险(净利微增2.42%)前三季实现盈利外,太保寿险、国寿业绩同比均大幅下滑,其中太保净利减少55.33%、国寿净利减少55.6%,而净利增长稍高的平安人寿还是得益于中国平安集团综合性金融优势。
数据显示,国寿、新华、太保寿险也出现同样的情况。国寿2012年1-9月的营业支出在保险业务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同比仍增长5.96%;同期,新华、太保寿险的营业支出分别同比增长9.72%、12.13%,而二者的保险业务收入却仅分别同增4.66%、4.67%。
银保趸交"虚胖":保障产品被忽视
过度重视能够快速冲保费规模的银保产品和趸交方式,保障型产品被忽视,寿险业偏离了应有的使命,是最需要进行"瘦身"调理的地方。
汇丰银行亚太区保险行业首席分析师简晋思曾表示,不少国际投资者认为中国寿险公司长期销售太过简单的产品,公司更多地只提供储蓄理财型产品,却忽视尽管难以销售但利润率更高的保障型产品。
2012年前10个月累计新单保费中,银保占比超过50%的达到24家,占据了八成的比例。而银保新单中,趸交方式仍是绝对主流;数据显示,31家公司中趸交占比超过七成的险企达到26家。
争抢银邮机构网点,注重销售趸交等短期险产品,能在短期带来保费规模的增长,但对于寿险业务价值的贡献却十分有限。而寿险公司想长期占据市场份额,还是应该重视保障型产品,通过对营销员的系统化培训来获取新业务价值及保费。
新业务"虚胖":价值负增长
2012年寿险行业遭遇困境,除营销员增员更为困难,增员费用提升外,还有高利率环境抑制投资型保险需求。而在整体保费增长低迷的情况下,新业务价值则更为堪忧。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