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初步形成了分红保险的盈利模式
分红保险的红利取决于预定费用率、死亡率、利率与实际经营状况的差异。从利源结构上分析,由于不断攀升的银代和营销渠道销售成本,分红保险费差益难以获取,并且多数公司对费差不参与分红;很大部分的分红保险业务,其死亡相关责任占比较低,产品期限多在10年以内甚至3-5年,而且解约率和解约成本比较高,许多产品难以获取死差益。因此,利差是我国分红保险的主要利润来源。从渠道结构上分析,个险和团险渠道主要销售以保障和长期储蓄功能为主的产品,退保率低,整体损益状况明显好于银代渠道。从分红水平上看,虽然在个别年份未能达到客户期望,但一般均高于同期存款利息率,能够回馈给客户稳定的分红收益。
目前形成的以利差为主要利源、个人营销为主要盈利渠道的分红保险盈利模式,必然呈现分红水平单边依赖利差、受制于资本市场的特点,赢利模式稳定性较差,市场波动性和系统性风险无疑会加大。笔者认为这与银行保险业务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目前银行渠道与分红产品的组合存在着错配现象。一是期限错配。因为意在分流储蓄存款,银行前些年主要销售的3-5年期的趸交产品,与分红保险注重长期储蓄和抗通胀的产品特性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背离;二是责任错配。银行代售的分红产品,不同程度上淡化保险的保障功能,所提供的保障功能未必是客户真实的风险保障需求,同时又分摊了风险保费。客户的需求与投入之间极易产生偏差或误解。三是收益预期错配。由于存在不当销售和宣传,客户对分红收益形成了过高的预期。但逐年加码的销售费用、风险保费的分摊以及波动的投资收益,使其整体保费的投资收益低于客户预期。这些渠道与产品之间的错配是诸多问题的根源。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