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快捷、网点密布……这些都是通过银行购买保险产品的优势所在。对于许多希望寻找到保本、稳健、并且带有一定人身保障的客户而言,银保不失为一种选择。
选购银行保险,无论是主动到银行咨询购买相关产品,还是被动地接受代理人员的介绍,客户都必须对银保产品选购中的一些相关事宜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以下五大要点,以免跌入“陷阱”。
银保产品属于保险责任
上海保监局局长孙国栋说:“虽然保险行业发展情况非常喜人,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金融行业仍然没能摆脱大银行、中证券、小保险的格局。”
孙国栋这番话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现在保险与银行合作中,保险还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
在缺乏股权纽带的情况下,这种合作中几乎就是保险公司借助银行的信用优势、网点优势、客户优势拓展业务。一位业内人士甚至用“傍大款”这个词语来形容目前的银保合作。
对于客户而言,购买产品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这个产品是谁发行的。
除了银行自有产品,代理最多的就是基金和保险,基金从名称上很容易分辨,消费者容易明白,但保险产品往往冠之以某某理财产品的名字,消费者自然而然地觉得,不是基金应该就是银行产品。甚至将保险产品看作是新型的储蓄方式或是基金产品的也大有人在。
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客户对于银保产品不理解,以及销售人员有意无意隐瞒银保产品的保险本质,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客观因素。
上海保监局就曾推行过一些政策,以避免误导消费者,例如银保产品必须在银行理财柜台销售,不得将保险产品与银行产品进行比较,以避免客户将其与银行储蓄混为一谈。去年,投连险大热之时,以上海和北京两地保监局为代表的监管机构也下发条例,对于以基金名义误导消费者的销售行为进行惩罚。
而从客户方面来看,银行的客户,尤其是中资银行的客户,往往以年纪较高、理财知识较少、资金较充裕的人群为主。这些消费者有足够的投资资金,本身对于保险也有一定需求,却对保险认识不足,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特征都不清楚,这样就很容易被一些银行销售人员“忽悠”。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