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与资本市场眉来眼去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一方面,保险公司频频举牌上市公司;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大量收购、参股、设立保险公司。保险与其他行业相互渗透越来越频繁和深入。
上市公司为何对保险业如此热衷?“保险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15年存款保险制度、
人身保险费改、商业车险费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是重要原因之一。”霍肖桦说。
“从国家发展战略和保险业的内在属性看,保险业从来不应该沦为‘鸡肋’。”而对于上市公司为何热衷保险业,袁辉认为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的流向和流量,中国保险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发展空间决定了上市公司参股、并购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也成为其初始动力。其二,上市公司热衷保险业也是产业链延伸的需要。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化符合资本运行的基本规律。
他还指出,“在资本话语的时代,资本对行业、产业和公司的追逐首先体现的是资本的商业属性。”在市场失灵和投资者短视并存的情况下,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引导对于像保险这样的新兴、朝阳行业的发展极为重要,政府的合理引导将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合理配置。保险业的运行规律和内在属性既作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供给侧,也作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侧,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政府的合理引导和扶持既有利于供给侧改革,也有利于需求侧的完善。
“看好保险业未来发展前景是最核心的因素。”王绪瑾则从未来发展前景角度分析,资本争相进入保险业,说明保险行业有很大成长空间。他同样认为政策层面对保险发展的扶持是一大利好,并指出,我国的保险业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是比较低的,保险程度不够高,未来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会形成新的需求。而未来保险进入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比例还会进一步加大,王绪瑾说。
徐晓华认为,概括讲,经济发展阶段、消费升级、消费者风险保障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政策刺激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非常有利于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发展。“基于此,保险业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当然也吸引了很多上市公司。”
应引导优质初始资本流向保险业
资本相继进入保险业,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