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连险在中国不是大众化保险理财产品,其产品本身没有保底利率,也不提供最低保证收益,虽然有保障和投资双重功能,但保障的分量相对很小,三类人群不适合购买:一是只有保险保障需求的人;二是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的人;三是短期资金需求较强的人。
据新财经12月30日报道,出于利益驱动,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银行代理网点,都把投连险当做大众化的保险理财产品推销给客户,最终把风险完全转嫁到保户身上
自2009年3月15日起,按照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银行储蓄柜台今后将不得销售投连险。保监会同时要求保险公司建立投连险风险测评制度,并对投连险销售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限制。
误导销售坑害投资者
55岁的张大娘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3万元存单变成了保险公司的保单。2005年12月,张大娘来到辽宁凤城市一家邮政储蓄所存钱,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她介绍了一种利息较高的存款方式,并帮她填了表。张大娘在表上签字后,对方让她第二天再来拿存单。
第二天上午,张大娘来到储蓄所,工作人员给她的是一份绿色的大本子,并不像普通的银行存单。张大娘当时有些疑虑,但出于对银行的信任,没有细想就把本子拿回家了。
后来,听家人说自己买的是投连险,不是定期存单,张大娘心里立刻慌了。为这事,她跑了三趟储蓄所,工作人员每次都向她解释,这个保险比储蓄更合适。张大娘还是不放心,想要退保,可工作人员告诉她,现在退就要亏掉2,000多元。张大娘急了,连那年的春节都没过好。后来,她找到在银行工作的亲属,在2008年6月把保单退了。好在这份保单的投资部分还有些收益,总算把3万元的本金保住了,可两年多的存款利息却没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