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全行业掀起业务结构调整以来,曾经红极一时的明星产品投资连结保险(下称“投连险”),已低调了相当一段时间。不过,近期它又重新引起市场的关注:一批投连险账户刚刚获得中国保监会批准。
在上证综指徘徊在3000点上下已有时日的当下,与资本市场息息相关的投连险,经历了高峰和低谷,如今的情况如何呢?
新批七账户
日前,保监会网站发布公告,批准金盛人寿设立投连险债券投资账户,瑞泰人寿设立投连险积极精选投资账户和积极稳健投资账户,泰康人寿投连险增设货币避险型投资账户,汇丰人寿设立投连险积极进取投资账户、平衡增长投资账户和稳健成长投资账户。
这是今年以来保监会第二次开闸批准投连险账户,上一次是在7月份,彼时沪指尚在3000点之上,中国人寿、长城保险、信诚人寿、太平洋安泰人寿等4家公司增设8个投连险账户。
从本次获批新账户来看,以稳健型为主,进取型账户仅有汇丰人寿“进取投资账户”和瑞泰人寿“积极精选投资账户”。
在2007年投连险最热门的时候,曾经在一个月内,有多达6家保险公司22个投连险账户获批,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取型账户。
对于此次投连险账户再次开闸,市场解读这可能是保险资金将加大股市投放的信号。不过,瑞泰人寿等公司人士表示,此次获批的账户其实早在去年就上报申请,并非基于目前行情作出的新决定,而且即使获批,也并不表示新产品马上就要上市,还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决定何时推出。
虽然投连险被不少保险公司称为“基金中的基金”,在今年资本市场回暖的情况下,投连险的收益却远不如基金。有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证股票基金指数累计上涨49。20%,但诸投连险账户中,仅有太平洋安泰的指数成长型账户,以53。98%的涨幅跑赢了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水平。
起伏之间
在所有人身险产品中,投连险大概是“是非”最多的产品。
投连险起源于欧美。1999年,中国平安率先在国内推出投连险产品,由于该产品兼具保障功能和投资功能,缴费灵活,受到市场热捧。但是2002年遭遇“熊市”,投连险亏损严重,加之销售误导,在全国引发退保潮,此后保险公司相继停售该险种。
2006年随着资本市场火爆,投连险卷土重来,保险公司又纷纷推出投连险产品,2007年部分保险公司的投连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4倍。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形势急转直下,上证综合指数年度跌幅高达65。39%。与资本市场密切关联的投连险账户净值大幅缩水,保费萎缩严重,一些地方发生了退保事件。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保监会启动“窗口指导”,加大了对投连险销售的监管力度。投连险随之降温。特别是随着全行业业务结构调整的深入,基本保障型产品重新成为主流,投连险规模则日渐收缩。
今年3月,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管理的通知》,要求自3月15日起,银行储蓄柜台不得销售投连险,仅限于银行理财中心和理财柜销售,并且在银行渠道销售投连险,其新单趸交保费不得低于人民币3万元。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禁止投连险在银行储蓄柜台销售,是因为投连险设计原理比较复杂,对销售人员的技能有较高要求,而银行普通储蓄柜台柜员与客户交流时间短,容易产生误导。
投连险的监管之绳再次收紧。
须理性投资
客观地说,没有坏产品,只有不适合于客户的产品。监管层和保险专家们多次呼吁,要把合适的产品销售给适合的客户群体。
作为与资本市场息息相关的投资型产品,投连险显然只适合于高风险爱好者。仅需要基本保险保障者、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的老年人、短期资金需求较强的人,都不宜买投连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