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计的33家有“泰康系”现身的上市公司中,有数只正是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上“牛气十足”的“明星股”。
比如洋河股份的一季度净利润接近翻番,每股收益高达1.6元,二级市场受到市场热捧,股价从3月31日至4月22日上涨36.95%,一度以152.88元取代贵州茅台成为“第一高价股”。市场甚至由此引发对业绩大幅增长个股的新一轮炒作,至今仍未平息。
而在洋河股份上,“泰康系”的超前布局也取得丰厚收益,去年11月该股上市至12月底1个多月时间,“泰康系”便以42.28万股成为第六大流通股东,以其间均价101.38元计算,共投入4286.35万元。并在今年一季度再度加仓42.91万股,按其间108.77元的均价计算,加仓成本4667.32万元。
而按照洋河股份最高价计算,其所持有的市值最高达到1.3亿元以上,4个月的账面收益率高达45.45%。而在ST清洗上,其同样获利匪浅。去年四季度“泰康系”买入192.83万股,其间均价不过11.3元。而今年以来,在重组利好消息刺激下,该股进入迅速拉升阶段,今年一季度最高价16.92元。根据公司一季报,“泰康系”已在其间获利了结,理论收益率49.73%。
而据粗略统计,“泰康系”此前介入的大冶特钢、南天信息、华东医药等个股在其介入期间均有不俗表现。“泰康系”的投研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回避蓝筹青睐中小板、次新股
相对“泰康系”在持续被市场看淡的地产、钢铁等蓝筹股上的明显减持,其在次新股、中小盘甚至包括新兴产业上的建仓显得尤为活跃,而这又恰恰迎合了市场今年以来的整个炒作热点。
去年四季度“泰康系”重仓持有2531.85万股的河北钢铁,股价今年来下挫高达34.70%。而一季报中显示,在太平洋保险旗下产品还在大量增仓至3648.88万股的同时,“泰康系”已从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消失,至少规避了4月份以来该股13.46%的跌幅。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