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势头渐弱,寿险公司经历阵痛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随传统寿险占比逐年下降,分红险“一险独大”,资本市场持续低位振荡的局面,令寿险业不得不经历前所未有的阵痛。
自2004年至2011年,普通寿险产品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尤其2005年至2009年期间,
投连险、
万能险发展速度较快。2010年以来,兼具保障、储蓄、分红等特征的分红险,成为寿险产品结构的绝对主导,占比超过90%。
“寿险产品的金融性正在逐渐增强。”梁涛称,寿险产品与其他金融产品,如储蓄、理财产品和基金产品等,愈益表现出“互为替代品”的关系,寿险产品不仅在行业内部表现出同质化的特征,还与其他金融产品存在同质化的现象,由此,资本市场的波动直接影响投资型产品的销售,寿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联日趋紧密。
“剔除政策因素的影响,以投连险、万能险为代表的投资型产品的销售情况,与大盘的走势基本一致,并存在一定的滞后期。”梁涛称,当前寿险业的产品结构趋于投资化,加之寿险公司采用“资产管理型”盈利模式,导致寿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日趋紧密。
通胀局势的负面影响在监管部门看来,由于寿险产品类型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寿险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CPI指标看,近十年来,国民经济一直处于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1662.70,-5.50,-0.33%)时期,通胀对于寿险市场的影响,表现并不显著。
“通胀将对寿险业务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梁涛认为,在通胀背景下,寿险名义利率将随通胀快速上升,随之寿险产品的相对价格提高,消费者的投保意愿下降,进而保单持有人的退保、套现风险将会增加。
他表示,通胀还使得寿险产品较其他金融产品的吸引力逐步下降,同时加大了投资风险,影响了寿险业融资功能的发挥。
根据CPI的考察指标,CPI变化对中国寿险市场的影响体现为:GDP处于上升期、CPI指标下行的情景,最有利于寿险市场的增长;GDP增速趋缓、CPI指标高企的情景,最不利于寿险市场增长;由于温和通胀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期内,不损害经济运行的通胀局面,对寿险业的影响相对有限。
对宏观经济走势的依赖性
在综合考察GDP、人均GDP、CPI、5年定期存款利率、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波动这六大指标后,梁涛认为,六大宏观经济指标与寿险市场关系的观察,可以归纳为三大情景:一是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CPI指数温和增长、资本市场处于“牛市”等条件的统一,对寿险业发展最为有利;二是国民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危害经济发展、资本市场萎靡不振等因素的叠加,将对寿险业发展最为不利;三是国民经济长期看好、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短期不利波动的条件下,寿险业发展前景看好,发展进程将体现出螺旋上升的特点。
根据2000年至2010年保费与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货币政策调整对寿险业发展影响较大,保费收入与货币供应量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且货币政策对寿险市场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最终结论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促进寿险市场的发展;在货币政策紧缩的背景下,寿险保费收入增速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