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暗藏流动性风险 将逐渐回归保障本质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由于目前市场上参与万能险项目的保险公司数量众多,万能险一直是保险公司冲击保费规模的重要产品,各家保险公司的规划并不统一,就短期趋势来看,很难判断万能险未来的销售情况.
风险
可能形成新的利差损
华泰证券的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累积规模已超过1.3万亿,占保险总资产的10%,已成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重要组成资产。但在经济L形走势中,低利率环境下各险企投资承压,为预防投资风险,监管需要逐渐加强投资端的管理,特别是流动性过剩、高收益资产稀缺环境中容易滋生的杠杆投资风险。
华宝证券分析师李真表示,这些高现金价值的万能险产品配置非标资产本身就存在期限错配现象,一旦在股市中被套牢,将进一步加剧流动性风险。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2016年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表示,近年来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销量剧增,导致部分公司出现了“短钱长用”的新情况,面临较大的资产负债不匹配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从收益匹配来看,去年以来,国内“资产荒”现象日益严重,资金收益难以覆盖负债端成本。部分保险公司为了保持业务规模,在投资端收益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依然在负债端保持高结算利率,可能会形成新的利差损。
应对
保险回归保障本质
就在去年12月底,保监会发布《进一步规范高现金价值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万能险这类高现金价值保单的销售规模上限、资本金消耗做出了严格约束。这意味着,今后用万能险来撬动保费的“杠杆”将越来越低。
与此同时,已经有保险公司开始调整战略。
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表示,万能险缴费灵活、进出自由,会对公司业务稳定带来很大影响,而万能险收取的费用并不能支撑公司长期发展。万能险业务的波动性无法控制,保险公司一旦将利率调低,客户将会在很短时间内赎回。因此,往后该公司产品将回归保障型。
经济下行、利率下行,投资压力大的宏观经济行情下,如何平衡和转型发展的关系,关乎所有寿险业的生死。对此,万峰指出:“不要再去搞理财型的高回报高现价的产品了,我们只有去做保障型的,发展不分红、没有投资压力的产品,这是最根本的出路。”
而太平洋寿险采取的策略则是“大力发展长期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
对于未来万能险销售是否会降温,平安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缴文超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尽管如此,多位保险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在监管及市场投资压力下,保险产品回归保障本质仍然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