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中小险企将迎转型压力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让万能险带上“紧箍咒”良性发展,进一步提升传统保险保障功能,推动保险行业回归保障本质······这正是当前保险业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其次,将万能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的上限由3.5%下调至3%,并规定“新开发的”预定利率或最低保证利率高于评估上限的产品需要经监管部门审批。一方面压低了负债成本,另一方面从监管层面控制了高定价利率万能险的规模。
保监会还对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提出比例要求,要求自2019年开始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不得超过50%,2020年和2021年进一步降至40%和30%,同时给予了5年缓冲期,以给市场明确预期,避免“急刹车”形成现金流风险。
同时,对于部分公司通过“保单贷款”形式规避“中短存续期产品”规定的现象,此次明确了贷款比例不得超过保单现金价值或账户价值的80%,并规定不得使用信用卡进行相关操作、避免单纯套利现象。
除此之外,还要求在2017年起将
投连险和变额年金、及相关附加险也纳入“中短存续期产品”的监管范围,并明确终身寿险、
年金保险、
护理保险不得设计成中短存续期产品。
激进中小险企将迎转型压力
新政实施后,万能险等人身保险产品的保险保障功能有望进一步提升。
“两项新政策的推出是前期征求意见的阶段性落地,与征求意见相比更为柔和。”华泰证券[-1.69% 资金 研报](601688,股吧)分析师罗毅表示,同时,强调保险产品设计的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属性,将推动长期期交业务的发展、拉动行业新业务价值的进一步增长,为未来利润的稳定释放搭建空间。
而中银证券认为,在“三步走”的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市场活力涌现、保费增长明显,但部分公司的产品也存在着过度强调理财、而较大偏离保险保障本质的情况,且资金运用的方式不完全符合保险稳定性、长期性的特征,存在着流动性隐患。此类现象与近年来监管部门的“回归保险本质”的导向存在偏差,并对保险以外的相关行业产生了影响、引发了多方的关注,改革中的及时跟踪与调整对于行业的长期发展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