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不管是
万能险,还是险资举牌股,都是市场追逐的“香饽饽”。当保险行业总资产接近15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13万亿元,险资当下已成为各方无法忽视的重要资金力量,在备受关注的同时,也引发越来越多争议。
不过,随着险资投资收益率的逐步下滑,如何在越来越多的保费收入和越来越少的优质投资标的中取得平衡,成为考验险企运营者的重要难题。
分析人士认为,2017年保险业将体现出明显的回归保障的趋势。受到“资产荒”的影响,险资未来可能会继续进行股票投资,但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投资行为会更加规范,激进的险资举牌行为将得到遏制。
13万亿险资2016年收益率可望超5%
随着保险行业总资产快速攀升,险资运用余额规模也在今年成功突破13万亿元。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达到13.1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35%;其中债券是最大配置品种,配置资金达4.3万亿元,占比32.81%。
在A股股票配置方面,尽管监管已经屡次放宽持股比例上限,但保险资金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真正用足过限额,14%的持股比例已经是近年较高水平。
数据显示,险资持股比例从1月底的13.61%逐步上升,4月份达到14.17%后开始回落,不过7月份以来又开始逐步爬升,在10月份创下年内最高点14.42%。
截至11月底,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资金达到1.89万亿元,持仓占比为14.37%,较今年年初上升0.76个百分点。
随着优质高收益资产越发稀缺,想要重演过往动辄7%的收益已经不可能,那13万亿元险资今年的收益情况如何?尽管全年数据尚未出炉,但根据一份业内前10月投资收益统计数据来看,保险资金全年有望获得5%以上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