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大时代下的保险公司,推出新产品时总要慎之又慎,否则即使背靠强大的金控集团,也难免推出午门或者杖打三十。
继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之后,保监会于半个月内开出了针对
万能险的第三张罚单。3月7日晚,保监会向复星保德信
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复星保德信”)下发监管函,称其上报的“小福星”产品不符合精算要求,做出“不予备案”并“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产品”的监管要求。
收到监管函后,复星保德信方面迅速做出回应,表示停售违规产品,并对产品开发管理工作进行整改。
然而,禁止申报新产品对业绩本就亏损的复星保德信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保监会表示,2017年2月收到复星保德信人寿报送的“复星保德信小
福星少儿两全保险(万能型)”产品备案材料。经核查发现,该万能型产品违反了相关规定。一是该产品设有两个个人子账户,且最低保证利率不同,违反了《
万能保险精算规定》第十条规定;二是该产品各子账户之间可以进行账户价值转换,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不确定,违反了《万能保险精算规定》中的第四条规定。
5-1复星保德信保费收入情况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表示,“近一两年来,一些唯保单数量、保费规模是图的保险公司,为虏获保险消费者的芳心,不断推高保险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若干险企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公布得很高,再加上手续费佣金等费用,这类产品的成本事实上更高。如此高企的资金成本,已远远超过债券等固定收益类的资产收益水平。”
高成本资金为获取高收益,自然不得不提升风险偏好,投向高风险资产。这一两年中A股市场频频亮相的‘险资野蛮人’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
在郝演苏看来,这显然已经与保监会近期强调的“保险姓保”主旋律背道而驰。事实上,随着保险日趋成为中国普通家庭投资的首选,风险保障功能的回归呼声日益高涨,监管也愈加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