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专家教你买保险 > 正文
不得不知道的理财规划好处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很多人都认为投资得有一大笔钱才能开始,总存有我手头上的钱暂不宽裕的心理。他们认为投资一次性至少也得是万儿八千的,否则就没什么意义。但是富翁的钱也是从1元钱攒起来的,财务自由不是一天就可以实现的。

  点评:理财不是有钱人的事,小财更需要理,理得好,往往事半功倍,提前使你达到财务自由。

  理念5:钱是用来花的,但要有所计划。

  钱是用来花的,舍不得用钱等于没钱。家有积蓄,手中有钱,但总是舍不得用,节衣缩食,生活得十分拮据,是典型的“守财奴”,即使有再多的钱也是枉然。有些老人平时省吃俭用,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即使有很多的钱,但舍不得用,不能用钱享受美好的人生,就和没有钱一样。

  的确如此,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一点,一定要量入为出。

  美国研究者Thomas·Stanley和William·Dank曾经针对美国身价超过百万美元的富翁,完成了一项有趣的调查。他们发现,高收入的人不一定会成为富翁,真正的富翁通常是那些低支出的人。调查显示,富翁们很少换屋、很少买新车、很少乱花钱、很少乱买股票,而他们致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长时间内的收入大于支出。”

  这个结论看来再简单不过,却是分隔富人和穷人最重要的界限,任何人违背这条铁律,就算收入再高、财富再傲人,也迟早摔出富人的圈子。

  任由门下三千食客坐吃山空的孟尝君、胡乱投资的马克·吐温,还有现代一些原本名利双收却挥霍乱投资,欠下高额负债的知名艺人,都是一再违背“收入必须高于支出”的铁律之后,使得千金散尽。

  点评:19世纪著名的英国文学家王尔德曾说过:唯一的必需品就是非必需品。也许在削减开支和努力提高现有生活水准之间,现代人多数会选择后者。他们永远都想要更好的车、更大的房子、更高的薪水。而一旦得偿所愿,他们很快就又变得不满足。实际调查显示,要想成为有钱人,会赚很重要,量入为出更是必不可少。

  理念6:适当的负债有益,但要避免高成本的负债。

  没有负债么?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反而证明你对自己的生活是不负责任的。为什么不想想,负债和投资其实是伙伴呢?

  中国人觉得,欠着钱过日子,心里总是有负担的,但不欠债的生活只有这样的可能———挣多少钱就只能过多少钱的日子;把收入都用于生活、消费,没钱投资,错失取得高额回报率的机会。

  可以选择这样的生活,即适度负债,释放一部分现金,利用投资的回报率抵消负债的利息,负债不但没压力,还会因为进行了合理投资而变得“引人入胜”。

  张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研究生毕业后至今工作4年多了,平均月工资8000元。2002年比较看好上海的房地产行情,苦于刚毕业手里没有资金,于是向亲戚借了15万元首付买了总价55万元的房子一套,余款40万元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20年还清。2005年,用几年的收入还清了15万元借款,并且购买了一辆15万的轿车,折价后市场价格9万元,而现在张林的房产也升值到了100万元。

  张林平时对于理财市场颇为留心。2006年初,觉得股市行情不错,投资股票,可是融资融券业务的真正落实尚需时日,张林手上没有余钱,面对股票市场高额的收益率,张林算了一笔账发现,扣除贷款的利息成本或手续费用之后,股票的净收益仍很高,值得贷款进行投资。

  张林觉得通过典当行进行贷款程序简单、快捷,而且相对银行贷款的难度低,于是,以其上海牌照的小轿车为抵押,向当地的典当行申请贷款。经过典当行的评估,该车价值为9万元,所以张林申请到了7万元的贷款,并投入股票市场,进行短线操作,目前7万元已经升值为16万元。

  点评:适当的负债有益,不但充分利用了其资金的杠杆效应,使资金得到了较好的增值机会,同时自己也享受了舒适的生活。但是做投资决策时,要注意一点,当投资收益率高于贷款利息率时,负债是利用别人的钱赚钱,否则,很容易进入负翁而非富翁一族。

  理念7: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吗?

  “把你的财产看成是一筐子鸡蛋,把它们放在不同的地方:万一你不小心碎掉其中一篮,你至少不会全部都损失。”对于这个理念,估计大家都耳熟能详,那到底是否如此呢?

  这个理念最初来自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马克维茨。他认为:关注单个投资远远不及监控投资组合的总体回报来得重要。不同的资产类别,例如股票和债券,二者之间可能只有很低的相关性。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表现彼此关联不大。比如2005年股票表现不佳,债券表现出色。而2006年的情况正相反,我们看到了疯狂的股市和沉寂的债券市场。

  鸡蛋必须放在不同篮子的主要目的是,使你的投资分布在彼此相关性低的资产类别上,以减少总体收益所面临的风险。

  投资大师巴菲特则持反对意见,他从赚钱的角度考虑,如果你错过这个机会,你将少赚不少钱。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在投资股票时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对投资利润贡献最大的往往只是一只个股,相反,亏损则多是来源于分散投资。这个买一点,那个也买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错过任何一个机会,但实际上哪一个机会也没有抓住。反而不如认认真真研究好一只个股,重仓杀进,全力争取最大的利润。

  投资大师索罗斯也曾说过,“当你对一笔交易有信心时,你必须全力出击。持有大头寸需要勇气,或者说用巨额杠杆挖掘利润需要勇气,但是如果你对某件事情判断正确,你拥有多少都不算多。”

  点评:鸡蛋和几个篮子,其实并非最关键的。有一点要注意,风险和收益总是相依相伴,如果你只是希望冒最小的风险拿到最大的收益,那么,多放几个篮子吧———这种方法适合稳健的你!但如果你对这个大机会绝对自信,并致力于大捞一笔,那碎鸡蛋也不会让你难受。

  理念8: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财。

  理财听谁的?理财专家还是证券分析师?

  罗杰斯从来都不重视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家。他认为,这些人随大流,而事实上没有人能靠随大流而发财。“我可以保证,市场的大多数操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投资之初,该听谁的,不听谁的?这是个问题。

  很多成功的投资人告诉记者,他们做投资时,一般都是靠自己分析而并非听别人的意见。

  100个人有100种投资理念,如果每个投资分析师所说的话都可能对你产生影响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谁说的也别信,靠自己做决断。

  按自己的方式投资的好处就是,你不必承担别人的不确定性风险,也不用为不多的盈利支付不值那么多钱的咨询费用。你的分析师如果确信无疑的话,他会自己操作去赚那笔钱,而不是建议你买入。

  投资者大都经历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叫作道听途说。每个人都希望听别人建议或内幕消息,道听途说的决策赔了又不舍得卖,就会去研究,很自然的倾向就是去看图,于是进入了第二阶段,叫作看图识字。看图识字的时候经常会恍然大悟,于是第三个境界就是相信自己。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相信别人永远是半信半疑,相信自己却可能坚信不疑。

  点评:投资者所经历的三种境界:道听途说———看图识字———相信自己。投资理财的方式多种多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理念9:买保险是用小钱省大钱。

  有一个调查显示,说起理财,八成白领都不会选择保险,他们都认为保险的回报率太低。其实,他们是误解了保险的作用。风险投资、股票投资也许体现的是钱生钱,而保险则反映了钱省钱。买保险才是有责任感的体现。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