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首先要做好自己的资产配置,“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储蓄存款、保险产品等可成为“理财篮子”的底部。其次,市民要增强风险意识,选择有资格的机构购买理财产品,看清相关合同条款,根据购买能力进行理财。第三,要对新型理财产品的期限、费用、风险情况、客户的权益与义务作全面详细的了解,有效保障好自己的利益。
购买理财产品当心“四大陷阱”
专家提醒,尽管银行理财、保险理财产品相对风险较低,但也有一些产品是与资本市场挂钩的。目前部分类型理财产品面临“零收益”,甚至亏损严重。市民要理性投资,提高专业知识,避免踏入理财“陷阱”。
四大陷阱
预期收益高
3月12日,中国银行(2.93,-0.01,-0.34%)行使了“汇聚宝”三款外汇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权。此前,多家银行也有部分理财产品由于收益率不及预期而提前终止。广东舜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廖治超说,监管部门有规定,理财产品说明书上不能再出现保本等引导性词语。目前,理财产品说明书所称的预期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收益率,但从字眼上看还是有一定的误导作用,预期收益也可解释成到预定的日期能获得的收益。
短期理财没风险
某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该行推出的短期理财产品占用资金时间短,可按周期随时赎回,没什么风险。但记者详细看了产品说明书后,发现购买起点为5万元,而且赎回须以千元为单位,保证理财账户不低于5万元;如果投资者只买了5万元,一旦有资金需求则无法部分赎回。
保险理财最保险
陈先生去年初投入20万元购买投连险,到去年底资金已经缩水5万元,最后他选择了退保。业内人士万先生认为,目前的市场水平下,中国并不具备发展投连险的市场条件。
境外机构更专业
陈先生花6万元委托一家境外机构在内地的子公司理财,几个月后发现只剩下1万多元。对此,律师廖治超认为,一些境外机构成立的顾问公司根本没有资格代客理财,但想要追讨资金,需与境外律师进行协作,法律成本很高。最后陈先生只好作罢。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