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波:众险企遭殃
尽管央视的报道受到业内质疑,该报道也未涉及多家公司,但节目所指某寿险公司的产品不止在某大型中资银行一家销售,且该行代理销售的银保产品所属亦不止一家寿险公司,所以该节目的播出对寿险公司的银保业务均产生了影响。
《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获悉,不包括国寿在内的六大寿险公司(平安寿、新华、人保寿、太保寿、泰康、太平人寿)在12月17-23日的一周内,整体银保业务规模环比下降24%,且被曝光的某大型中资银行的银保业务周降幅超过其他银行渠道。
数据显示,A寿险公司12月17-21日期间的银保业务保费规模相较12月10-14日减少了58%;其中在工行渠道减少了57%,农行渠道减少30%、中行渠道减少47%,建行渠道减少最多,降幅达80%。
12月16-22日B寿险公司银保保费环比12月9-15日,减少了26%;其中工行渠道减少了27%,农行渠道减少27%、中行渠道减少37%、建行渠道减少40%。
C寿险公司在12月17-23日内的总体银保保费比12月10-16日减少16%;其中工行渠道减少了17%,农行渠道减少15%、中行渠道增加了24%、建行渠道减少36%。
此外,记者还从某银行系险企处了解到,其12月16-31日日均业务规模较12月前15日数据下降超过30%。可见央视该节目播出后的一周时间内,多家寿险公司在工、农、中、建、邮储行为首的银保业务规模环比下降明显。
警醒:当心存款“送”保险
记者了解到,该节目播出后,有寿险公司接到不少客户咨询,险企也立即做出反应,制定相应举措,接待客户投诉并做好退保防范。措施包括电话会议,制定客户应对参考资料,从产品设计原理、不同保险产品的功能特点及保险观念等方面向客户解答,及时了解追踪分支机构的银保业务,适时进行指导等。
另外,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保险需根据自己的保障需求,不能把保险错认为银行理财产品,也不要进行收益方面的简单比较。再者,不能一味听信银行理财专员介绍,对于存款“送”保险的说法要警惕,也不要轻易相信过高产品收益的承诺。而在购买保险时,须明了“缴费期限”和“保险期限”的概念,以免抉择失误。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