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播出的隔天,就有客户来我们公司咨询相关情况,公司已经采取一定措施应对可能的退保。”某寿险公司人士对保险周刊记者表示。
该人士口中的节目是指2012年12月16日央视播出的《每周质量报告》,该期栏目对某寿险公司在某大型中资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理财陷阱”进行了报道。节目的播出,对一些主要寿险公司的银保业务产生了相当影响。记者了解到,尤其是在该银行销售的各家公司的银保产品,一周销售所得保费收入环比出现明显下降。
不过有业内人士也对该报道提出质疑,将不同险种粗略对比即得出保障成本过高的结论是否合理?且节目中专家的解析过程及结论也有待商榷。
争议:专家解析是否专业
2012年12月16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进行了题为“保险理财陷阱”的专题报道,报道了某寿险公司通过某大型中资银行渠道销售的红双喜两全保险(分红型)(C款)和吉祥如意C款分红型保险产品在产品设计上和销售过程中存在相关问题。
事实上,该节目报道的存款变保单、夸大收益的情况在银保产品销售中并非偶然情况,此前就有包括金满仓B款年金保险分红型、盈盛C款(分红型)、美满一生年金保险(分红型)、红上红F款两全保险(分红型)、金宝顺A两全保险(分红型)、富富余1号保险在内的多家寿险公司的保险产品遭受过类似质疑。
不过,该节目播出后也在业内引起了一些争议。
接受记者采访的某银保险企人士表示,业内不否认节目中的重庆某客户于某大型中资银行中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某保险产品,这种情况涉及的销售误导问题确实是银保产品销售存在的一大弊病,监管层已下定决心予以坚决治理,各地保监局也出台措施规范银保市场,各家公司也积极配合着手解决。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