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专家教你买保险 > 正文
如何真实地认识“存款变异”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只有基金公司、债商、银行等推出的理财产品,才叫“发行”。提醒注意的是,如果对方回答的是“银行发行的”,也不是存款,而是银行理财产品,你觉得呢?

  到银行办存款,稀里糊涂变成了保险、基金或券商理财产品,收益没保证不说,连本金都有可能赔进去。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本报经济热线,还是民心网等其他投诉渠道,类似“存款变异”的事件多有发生。

  多位储户表示,以为“存”到银行里的就一定是定期存款,根本弄不明白销售人员所说的专业术语,稀里糊涂的情况下,就“存”了所谓的“利息高存款”。

  3月12日,本报邀请专业人士详细解读储户办理存款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问题,并教读者从多方面来识别“陷阱”,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高风险理财产品。

  为啥咱总上当?

  人家用上“兵法”了!

  兵法

  “说的是存款啊,怎么到取钱的时候就变成别的了呢?”“说能保证高收益,怎么还能赔钱呢?”记者总结多起类似事件发现,之所以发生储户误将理财产品当存款的事件,与销售人员使用的“计策”有关,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概念上,偷梁换柱除了银行存款外,目前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的理财产品种类非常多。具体来说,有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有银行代销的基金、保险、证券公司理财计划等。而各理财产品中,又按投资渠道的不同,分成若干种类。在销售这些产品时,个别销售人员会“偷梁换柱”,将理财产品形容为“存这个”、“这么存钱”等,让储户产生买理财产品就是“存款”的错觉。

  收益上,瞒天过海吸引储户把钱“存”到保险、券商或者基金公司账户的,几乎都是其标榜的“高收益”。更有个别银行窗口直接贴上了“高收益”的宣传单来“诱惑”储户。实际上,这些“高收益”都是预期收益,并不一定能够实现,而且通常伴随着高风险,但个别销售人员却对风险情况进行了回避,让储户产生肯定会获得高收益的误解。

  保本上,无中生有给出诱人的高收益后,销售人员往往口头承诺本金没有风险,本金保证安全。但其实,除非个别在合同上设定了保本条款的极少数产品外,大多数情况下,基金、券商理财计划都是不保证本金安全的。如果购买的是保险产品,提前取出的话,还要支付手续费,就更谈不上保本了。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