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李先生,30岁,外企主管,年薪120000元,有房两套,其中一套按揭房贷50万,期限20年,已参加社保。
投保窍门:李先生属于高收入、高成长性行业就职,拥有稳定收入的人群,年收入占家庭年收入的80%,是家庭经济支柱。按照投保“双十”原则,保额应为10000元×12月×10年=120万+按揭房贷50万元=170万元。这种情况的寿险设计应该灵活搭配:应为终身寿险+定期寿险的组合,同时附加意外保险。即可以选择20万的终身寿险20万元、定期寿险100万元、意外保险50万元,缴费期为20年,年缴保费7980元,高达170万元保额的保险。此搭配基本解决了李先生的人生保障,让家人高枕无忧。
案例3:王先生,40岁,资深律师,年薪50万元以上,有房有车无负债,且购买过部分商业保险。
投保窍门:王先生不仅事业有成、生活优裕,而且很有保险意识,早在10年前就为自己购买了足够的意外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和养老保险。唯一不足的是,尚未购买寿险。身为律师的王先生知道,倘若未来中国出台《遗产税》的话,购买保险是最好的避税工具。于是便希望商业寿险能为避税发挥一定的作用。建议王先生为自己投保保额为200万元的终身寿险,年缴保费59800元,缴费期20年。这样不仅能为王先生事业上升和财富积累阶段提供充足的保障,还能帮助其解除后顾之忧,对未来的生活进行合理规划。
记得定期检视保单
通货膨胀除了会让大众资产缩水,还会吃掉保险保障。所以,投保人可别轻视定期检视保单的重要性。假设通货膨胀率每年以4%的幅度增加,原来投保时的100万元保额在18年后,相当于投保时购买力的50%:即原来投保额只剩下50万元。为避免通膨侵蚀保障,消费者一定要定期检视保单额度。
过去许多人认为保险“买了就好”,甚至买了以后就放在一旁;等到要理赔时,才惊觉保额过低或保障不足支付需求。这种现象除了因为原本对保险规划不足,通膨侵蚀保障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同时保险商品多数是长期险,从投保到期满或理赔往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四十年的时间,消费者当初投保时认为足够的保额,到了十年后就有可能会显得不足。
因此,在购买保单前,最好注意保单是否具抗通膨的特色,以免长年辛苦缴纳的高额保费,到最后只能拿到甚少的保险金,却无法对抗通膨利的侵袭。若此,在选择终身寿险时,倒不妨考虑一下分红型的产品。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