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建议做好充足的家庭现金储备。
李先生和太太月均收入8000元,处于中等收入行列,有一个三岁的女儿,无房屋贷款,有一定数额的银行存款和股票,属于成长型家庭。同时,打算在三年内再生二胎,这样的话就意味着未来短期内可能会有较大的家庭支出,因此保证充足的资产流动性以应对突发性的家庭支出是非常必要的。
通常,按照家庭月生活费用的3到6倍建立家庭备用金,即李先生可以拿出1.5万元以银行定活期存款的形式作为家庭备用金,以防不时之需。另外,可以从6万元的年终奖中拿出5万元购买货币市场基金,作为家庭应急金。一方面,李先生和太太需要赡养双方父母,因而要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医疗费用;另一方面,如果打算未来三年内生二胎,就要提前准备好充足的备用资金,而货币市场基金不但收益高于活期存款,同时还可以提前两天通知灵活取现,可以满足李先生家庭短期内变现的要求。
其次,建议对两个孩子的教育金提前规划。
李先生的女儿今年三岁,未来会面临上小学、中学、高中以及大学的费用问题,光是大学教育四年来说,按照每年2万元的费用计算,一个孩子需要负担8万元的教育金。而且,李先生还打算生二胎,未来就面临着双倍的压力。
因此,提前做好教育金储备是当务之急。可以选择教育基金,既可以实现强制储蓄的目的,还可以保证分红收益。鉴于李先生女儿较年幼,也可以选择适合家庭经济状况的少儿险种,未雨绸缪缓解未来面临的子女教育压力。
第三,多样化投资推动资产增值。
李先生的家庭属于成长型家庭,适合稳健型投资。建议定期定投相结合,在储蓄基础上进行多样化投资组合,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实现合理收益。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相对而言安全性高、收益也高于银行存款,是目前较适合李先生家庭的基金类型。而指数型和股票型基金虽然收益更高但同时风险也较大,对于李先生这种抗风险能力不是很强的家庭来说不建议占比重过大。
李先生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李先生和太太的工资收入,作为家庭经济支柱,一旦李先生或者太太发生意外将会对家庭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当前,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饮水质量、空气污染问题逐步恶化,不断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同时,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无形中造成了很多焦虑、担忧、恐慌、不安等负面心理情绪,以至于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客观地说,意外伤害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保险及风险观念。因此,寿险、重疾险、意外伤害险及医疗保险都是非常必须的。建议李先生和太太可以夫妻互保,即双方互为投保人和受益人,按照“保险双十原则”购买人寿险和重疾险附加意外伤害险,可以选择收益和保障相结合的产品,降低家庭整体风险。
记者手记
投资理财的关键在于合理配置
曾有朋友调侃,生孩子就是被套牢,且永无解套之日。的确,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子女的生活费、培养教育费已成很多家庭最大的负担。家有儿女,如何理财才能真正无忧?
事实上,一个理财规划,最应考虑的是“目标”,比方说先按目前每年通货膨胀率预估一下将来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实际学费、杂费支出是多少,以此来制定投资理财计划。为实现未来的目标,计划需细致到每年、每月、每日的储蓄。不要以为投资理财只是从现在开始做,下月或下半年就能赚大钱的“灵丹妙药”。它更多是几年、十几年的计划与坚持。
金融界有个典型的投资比例金字塔:一个家庭总资产的40%应该是银行存款和人寿保险;30%是自用住宅;20%是基金、债券;10%是股票。而除“金字塔”外,还有一些相对简单的投资理财配置。投资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种。其中,低风险投资包括定期、货币基金、保险和房屋等。而作为家有子女的家庭,还应将家庭月正常支出的3至6倍用于“现金+定期”作为紧急必需金;中风险投资包括债券、混合型基金等;高风险投资包括股票、指数基金、期权、黄金等。中、高风险投资者可运用“80-年龄”这个公示来计算投资的比例,例如投资者年龄为30岁,“80-30=50”,即投资者可将总资产的50%用于风险投资。
总之,家有儿女需要树立长远规划的理财观念。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毕业,平均教育费用至少在30万元以上,父母必须做好长远打算。建议提前做好教育金定投,越早进行越轻松。以筹备孩子18岁需要的20万元教育金为例,如果预期年收益率为13%,孩子3岁开始定投每月仅需318元,孩子8岁开始定投每月只需688元,孩子15岁开始定投每月则需要1838元。家长在确定定投金额时,首先要设好定投年限和孩子的支出,按照平均通货膨胀率算出未来需要的资金,再通过所选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计算出每月定投的金额。与此同时,做好风险保障,将保险纳入家庭理财规划。对于有儿女的家庭来说,分红型保险是不错的选择。例如,如果给0岁的宝宝投保,每月交保费500元,交满10年后,宝宝11岁时便可以按月领取保险账户里的资金,如果暂时不想领取,可等到孩子上大学、结婚时再领取,且账户里的资金将按月计息,财富积累也将越来越多。另外,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应该考虑意外伤害医疗、重大疾病等附加险。此外,很多年轻夫妇在给子女投保时,忽略了自身保障。其实作为家庭支柱,大人更需要投保。要注意选择现阶段适合的保障工具,例如消费性的意外险,年龄越大费用也越高;重疾险等医疗险对于单位医疗保障一般的年轻人而言,也是可以考虑的范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