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搅动费率市场化竞争海洋的不是鲶鱼,而是一条体型极为庞大的鲨鱼。
10月,各家中外资寿险公司相继推出费率改革政策实施后的首款费改产品,令人吃惊的是,一方面,在大公司中平安人寿的速度显着快于同一阵营的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另一方面,在费改力度上,前者是目前为止最为激进的一家:其所推出的平安福健康保障计划的主险预定利率4%要显着高于同业的3.5%。
价格利刃
4%预定利率,这把价格利剑将平安的竞争对手们逼进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截至目前,中国人寿、中国太保迟迟未有推出首款费改产品,而已经推出费改产品的中小寿险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了3.5%的预定利率。根据后者测算,预定利率从2.5%-3.5%,意味着同等保额下保费下降20%-30%,最大甚至可达40%。
有分析人士估算,按照4%的预定利率,平安福健康保障计划的主险(终身寿险)费率降幅约高达40%,至于附加了重大疾病和意外保障保险之后的平安福健康保障计划整体的费率降幅则在20%左右。
对于显着高于同业的定价利率,平安方面称是在充分解读政策和综合考量风险管控等各方面因素基础上设定的。费率市场化后,将会进一步完善寿险公司自身的自主定价机制,平安方面会借助费率市场化大力发展保障型业务,在重视分红、万能产品经营的前提下,发挥费率市场化产品性价比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的产品形态和更完善、更丰富的保障。
而被平安方面所综合考量的各方面因素,其中一项应当是此前该公司相对于竞争对手更为特殊的业务结构:在新型保险产品领域显着领跑,进而在传统寿险业务领域显得相对弱势。
中国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在前六家主要数显公司中,平安人寿有着远远高于同业的投资款新增交费占比(主要是万能险)和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占比,这意味着,在平安人寿的保费拼盘中万能和投资型险种新增保费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而主要竞争对手尚且不足5%。
而在剩余的保费构成中,平安传统寿险占比则远远落后于前两者。中国平安2012年报显示,平安人寿的保费收入中传统寿险保费占比仅为4.1%,而其主要的竞争对手国寿和太保都曾经以较低的产品保费占比和较高的传统险保费占比为傲。2012年报显示,太保传统寿险保费占比约18%,国寿的传统寿险占比更高达20%以上。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