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国际金融论坛”十周年年会期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新任“国际金融论坛”理事长戴相龙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发展趋势是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国际货币,因此应有较高的标准。可设立“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投资基金”,有利于集中民间资本更多地进入金融业。
人民币国际化应顺势而为
他表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在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金融要素价格市场形成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人民币全面可兑换,进而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应有更高要求,首先要全面可兑换,进而使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现可兑换并不意味着就是国际化,还要被广泛使用,尤其是成为外国央行愿意使用的外汇储备,而且需要达到至少10%的比例。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发展趋势是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元、欧元的第三大国际货币。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应有较高标准,既要顺势而为,也不可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