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险企年底冲关频推高收益产品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网销客户群无限广泛,但产品往往比较单一,未能销售复杂的组合产品。针对此特点,该公司今年将采取个人代理渠道与网销渠道合作的方式推动业务的发展,你觉得呢?
收益
寿险利率最高或达5.25%
随着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寿险预定利率放开,保险公司将设计出更具竞争力的保险产品,来满足保险消费者在保险保障、资产保值增值、合理避税、财富传承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保险业内相关人士表示,改革之前,国内的寿险预定利率上限为2.5%。过低的预定利率提高了保险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保险产品的吸引力。而市场化的实现意味着利率的必然提高,这对消费者来说,购买保险产品所花费的保费将更加低廉。
自8月5日费改政策落地,市场上费改新产品快速推出。据不完全统计,市场上费改新产品的形态主要集中于健康险。根据长江证券统计整理数据,在32款费改新产品中,有13款是健康险产品,占到费改新产品形态的40.6%;8款是年金险产品,占到费改新产品形态的25%。
从定价利率看,除多数产品的定价利率为3.5%外,有几家公司产品利率高于3.5%,其中最高的定价利率有望达到5.25%。这意味着一大批降价寿险新品将蜂拥而来。
“费改新产品集中于健康和年金险种也比较容易理解。”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表示,对于公司而言,如果调高定价利率,无疑单一产品会面临保费和利润率下滑的挑战,保留较高利润率的方式是开发保额和利润率较高的产品,无疑健康险契合了这种需求,一方面产品保额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另一方面产品本身利润率较高,即使调整定价利率产品利润率优势依然非常明显。年金则作为可以突破3.5%上限的产品,产品开发部门也跃跃欲试。但是年金产品方面态度依然显得较为谨慎。
去年下半年,保险公司在推进分红险新产品方面的进度有所放缓。以中国平安为例,下半年主要有两款分红险新产品,分别为年金分红险和少儿分红险种。“分红险的‘鼎盛期’已经过去了,面对理财产品的竞争,分红险缺乏收益率优势,而面对费改新产品,分红险又缺乏高额保障功能,分红险产品的竞争优势已经明显弱化。”刘俊表示。
分红险种会更多的改造成为费改新产品,平安的平安福已经是一个尝试。平安保险的平安福产品就是从公司热销的产品护身符改造而来,护身符本身是一款分红险产品。而这有望成为趋势,大多数费改新产品从原来的分红险改造而来,这样一方面降低了公司销
售人员对于产品认识、学习和推进的障碍,同时也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
分析
费率改革或摊薄险企利润
2013年8月5日,保监会启动了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费率市场化改革,传统的人身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不再受2.5%的限制,如果预定利率低于3.5%,保险公司开发的传统险产品只需要在保监会备案即可,预定利率高于3.5%则需要报保监会审批。
保监会启动人身保险费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是“放开前端,管住后端”,即前端的产品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确定,后端的准备金评估利率则由监管部门来确定。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分红险、万能险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仍是2.5%,即其预定利率是2.5%,保监会此前只是启动了人身保险产品传统险费率的改革,尚未涉及分红险。
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人身险有望在2014年实现费率全面市场化”,意味着人身险中的分红险、万能险的费率改革将在2014年全面启动。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分红险和万能险费率改革的步伐可能会比较谨慎。如果改革步子太大的话,可能会导致一些保险公司推出高保底的分红险产品。每年分红时,各家保险公司又会比较同业公司的分红情况,可能会给出高分红水平,这将挤占很大的承保利润。
预计2014年行业产品形态回归保障将会迈出实质步伐。高利率环境还将持续,这将倒逼分红险市场占比下滑,而费改新产品会推升健康险销售热潮,受渠道制约新渠道之下部分中小保险公司会押宝万能和投连等高收益保险理财险种。
费改新产品会给一些公司带来新的机会和增长空间,但并不是所有的保险公司都能够享受这一增长空间。“渠道将是推进费改新产品的首要考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银保渠道未来能够销售的产品会越来越趋于狭窄,一方面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崛起会影响部分公司银行网点渠道布局;另一方面理财产品以及未来银行资产管理产品的推出都将进一步压缩保险产品的销售空间。
刘俊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渠道的增量贡献有限,未来个险渠道才是真正能够支撑这一产品结构调整的渠道。但是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个险渠道铺设往往不太健全,中小保险公司在费改转型过程中面临渠道的劣势。对于他们而言,押宝万能和投连等理财型保障产品将成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