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知道吗?
答:第一道防线:
短信提醒“是保险不是存款”
57岁的桑先生,去年5月到银行想把自己24000元退休金办定存,“银行工作人员推荐一种5年期的理财产品,当时也不知道是保险,稀里糊涂的签名了。”桑先生说:“其他都是工作人员帮我办理的。接听的回访电话也是按照工作人员事先教我的回答的。”每月退休金只有2000元的桑先生,根本负担不起每年24000元的保费,只能退保损失部分保费。
《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实施以后,银保销售人员不能代替投保人填写保单。而此前很多银保销售人员都会为投保人填好保单,最后由投保人签字。“本人填写”能起到防止销售过程中的“语焉不详”甚至误导。
凡是在银行购买了保险公司产品的市民,保险公司都必须在划扣首期保费24小时内,或未划扣首期保费且在承保24小时内,以保险公司的名义,向投保人的手机发送提示短信。
第二道防线:
被忽悠了15天内可“反悔”
2010年1月,于女士到银行办理存款业务,被工作人员推荐买了“理财产品”,而实际上是一款投资连结保险。“我的钱是准备给孩子出国读书的钱,一两年就得取出来,本想存个定期,但听说收益率能达到5%左右,我也就心动了。”于女士说,2月份合同下来,可直到3月4日她才拿到手,这时已经过了保险10天犹豫期。“也就是说,我想不买都不行了,否则就得损失一部分保费。”
如果在现场没搞得太清,收到了保险公司短信,才知道购买的是保险,钱已进人家腰包,怎么办?
根据新规,“犹豫期”从10天延长到了15天。客户15天之内如果“反悔”的,可以全额退保,这可以有效避免一时冲动或盲目购买的情况发生。
第三道防线:
65岁以上老人买保险须人工核单
郭女士81岁的母亲,2012年2月到银行办理储蓄业务时,听信工作人员的推荐买了2万元收益率比定存高的“理财产品”。回到家,郭女士发现母亲买的其实是保险产品,而且10年才能取出来,“父亲已经90岁了,母亲也81岁了,钱存那么久根本就不现实。”郭女士马上找到保险公司,由于还未过10天的犹豫期,“保费是要回来了,却被收了900元的手续费。”
根据新规,对城乡低收入居民、投保人年龄超过65周岁或期交产品投保人年龄超过60周岁的,向其销售的产品原则上以保单利益确定的普通型产品为主,不得通过系统自动核保现场出单,应由保险公司人工核保,核保中保险公司应对投保产品的适合性、投保信息、签名等情况进行复核。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